作者:袁一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7-4 10:37:21
选择字号:
婴儿时期的记忆去哪儿了 新生细胞干扰旧记忆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报见习记者 袁一雪

当父母们问起子女难道你不记得1岁的时候带你去过那个公园吗?得到的回应往往是茫然的眼神。几乎所有人都不记得自己婴儿期发生过的事情,这种无意记忆状态甚至能持续到3岁。在那之前的记忆去了哪里?

科学家们也想找到答案。100余年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推断,人类这种忘记婴儿时期记忆的倾向,即所谓的幼年期失忆,可能源自某种心理问题。后来,科学家认为,记忆可能根植于语言,因为幼儿通常会有他们开始咿呀学语时的记忆。

然而,这并不是关于婴儿记忆讨论的“终点”。

新生细胞干扰旧记忆

最近《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于婴儿时期记忆消失的认知。这篇旨在研究啮齿动物的论文提出了一个假说,它认为婴孩时期的年轻大脑中会不断地形成全新的细胞,这扰乱了大脑中储存记忆的区域的正常运作。

在哺乳动物的一生中,大脑始终不断地构造新生细胞,这一过程被称为“神经生成”。包括人类在内的一些物种,在婴孩时期,神经元的生成速度非常快。这一现象在脑部海马体中尤为明显。而海马体正是负责大脑的学习和记忆工作的区域。很多时候,神经生成的发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并提升记忆力。但这篇论文指出,当大脑中神经生成的速率过高时,它的利即转化为弊——以极快的速度产生新生神经元的后果就是“排挤”掉存储着记忆的旧的神经元,最终增加了失去这些记忆的频率,也致使婴儿期失忆的发生。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研究员左西年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人的一生大脑发育过程中,相比额叶皮层和杏仁核,海马是最早成熟的结构,成熟时期恰好是2周岁,在这之前,其内部的神经生成非常旺盛,危及2~3岁期间的记忆保持。”

2013年,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保罗·弗兰克德和希娜·乔塞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生命初期大脑记忆中枢的细胞快速生长,意味着早期存在的大脑记忆细胞之间的关键性连接将被更新替代,因此,人们童年时期的记忆就不太可能恢复。

婴幼儿记忆深刻却短时

婴幼儿记忆缺失,除了与大脑发育有关,与婴幼儿阶段的生理特点也不无关系。前苏联心理学家斯米尔诺夫曾在《苏联心理科学》的著作中提到:“记忆的发展是以有意识记忆效果的增长为特征的。”

1999年,加拿大心理学家弗格斯·克雷克通过相关实验判断出,婴儿期遗忘的原因是因为儿童期目标与成年后的目标差距很大,童年期对记忆进行编码的目标与成年后对记忆进行操作提取的目标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此无法激活与童年期目标相联系的知识基础,不能成功提取。

所以,有人将幼儿的记忆特点归结为幼儿有意识记较弱,而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相比较而言,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鲜明的材料容易引起无意识记。

“婴幼儿记忆的特点是快速、短时、深刻。至于绝大部分成年人不会记忆起2~3岁以前的记忆,这个日常生活现象,长久以来一直是未解之谜。”左西年表示。

童年记忆是否会影响以后

在弗洛伊德的眼中,婴幼儿记忆的消失的心理根源是自我保护。弗兰克德也称,我们的最新研究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幼年时期很少有回忆,同时,无法回忆起童年生活的细节也具有一定的好处,会让他们忘记童年的一些事情,当孩子们成年时,不会记得发生过的那些不开心事件。

不过,左西年认为,婴幼儿记忆缺失属于自我保护的观点很难认同。研究目前还是停留在对于人脑这个记忆单元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衰老的表现认知上。但是,这类研究对于人的毕生发展的研究是一个贡献,会衍生诸如“虽然婴儿期记忆不被保持,那么婴儿期的影响是如何贯穿一个人毕生历程?”等问题。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研究员王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人们将给自己带来伤害的记忆,都试图抹杀掉。这样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生活。“不过,有些人会刻意隐藏对痛苦的记忆,以为自己忘掉了。实际上,这些记忆会影响他以后的生活。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心理治疗,心理医生会在特定环境下唤起他的记忆,重新梳理、修通。”王力说,“但是具体为何会产生,其可能的神经基础,尚待进一步研究。”

《中国科学报》 (2014-07-04 第16版 探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