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使专业设置适应学生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应当与学生一同进步,要持续走到学科和业界的最前沿,了解每天发生的变化。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会进步。
图片来源:www.quanjing.com
■本报记者 韩琨
“‘红牌’表示情况非常严重,‘黄牌’代表预警……”
乍一听这几句喃喃自语,家住南京的李女士似乎是在赶世界杯的时髦,随大流做一把伪球迷,但仔细听下去,她关心的完全不是足球比赛,而是孩子以后就读的专业问题。
原来,工作间隙上网看新闻的李女士看到了一则关于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新闻。新闻称,按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把专业分成三类:最不被看好的“红牌”,需要被预警的“黄牌”以及最被看好的“绿牌”。
虽然距离女儿高考还有两年时间,但李女士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大学和专业情况,未雨绸缪。面对这样的新闻,她有点担心:“难道那些红牌专业就不应该招生了吗?万一孩子分数不理想被调剂到冷门专业又该怎么办呢?”
观察:该如何评价专业
李女士所说的这份大学生就业报告是麦可思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4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该报告统计了2013年毕业的各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毕业生月收入等指标,并对专业予以排名,列出了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需要预警的黄牌专业和最被看好的绿牌专业。其中,好就业的几乎都是工科类专业。作为一家提供教育数据和评估的专业机构,这是麦可思研究院第六年发布就业蓝皮书。根据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表现来评价专业,这种评价恰当吗?它的指导意义如何?
“这种评价对于学校和考生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表示。“报告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性的专业选择,也能帮助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走在理性轨道上。”
按照麦可思研究院的说法,此项调查在全国回收的样本约26.8万,共涉及本科和高职高专共814个专业,覆盖了全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因此,卢晓东提醒道,我们应当从全国范围来看待这份报告,“它是全国总体情况的反映”。
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就业情况,学校也应当致力于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关于这一点,人们几乎没有异议。但是也有人对于这种仅从就业情况出发就把专业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表达了一些不满,比如周力。
周力目前在北京一所高校读博,所在专业属于冷门的文史哲大类。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虽然包括自己在内的同学们平日里在不甚理想的就业背景下已经习惯了自嘲,但当一份报告真的给自己的专业亮出“黄牌”时,“心里还是挺不舒服的”。
他的看法很简单:“就业市场不可能完全代表和反映出一个专业的价值,文史哲这类冷门专业的确难以变现,但却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
“换言之,我不赞同用一把尺子衡量各有特点、多样化的学科和专业。”周力说。
对此,卢晓东的表述则十分审慎。
“对专业的评价和分类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仅在大的学术背景下、不落到个案分析的层面上,如果理性地考虑,这样以就业为导向衡量专业基本符合逻辑。”卢晓东说。“毕竟,学校要对学生和社会负责,这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最高标准。”
学生:选择要落实到具体情况
每年高校招生,都有不少应届生自我吐槽,尤其是来自相对不好找工作的所谓“冷门”专业的同学。其中有一句话很有代表性:“今天找工作时眼里流的泪,就是昨天选专业时脑中进的水。”虽然是调侃,但悔不当初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
填报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大多数学生而言,让他们以高中毕业生的身份进行如此重大的选择,即使能得到来自家长或老师的一些建议,要作出恰当的或者若干年后求职时“不后悔”的决定,绝非易事。此时,就业蓝皮书这类报告就成了决策的参考之一。
刘月今年硕士毕业。本科、硕士都在法学院度过的她即将入职一家地产公司,职位是法务。说起当年为什么选择法律专业,她的回答很实在:“按照报考学校的招生指标,我当时可选择的专业本就不多,加上数学不好不想学经管,剩下的实用且热门的专业就只有法学了。”
应该说,刘月的经历代表了大多数高三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的普遍情况。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我国学生在基础教育求学阶段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正因为了解不多,才容易跟风从众,缺乏独立判断。
“不过,还是应该适当避开热门。”刘月的这一提醒可谓从自身经历出发。在《2014年大学生就业报告》里,法学专业被亮出了“红牌”,对此,刘月丝毫不觉得惊奇。
“因为前些年法院缺乏人才,造成了法学热,文科专业本身可替代性又比较强,不像理工科那么高门槛,例如很多其他专业的人也可以考法硕。学得人多了,竞争大,就业情况不好也是可以预见的。”刘月分析道。
“现在全国的情况是,只要是个学校就有法学院,法学院毕业生就业不好,很多时候不是专业的问题,而是学校的问题。”刘月告诉记者,就她的观察而言,法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佳只存在于普通高校,北大、清华等好学校的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还是可以的。
当我们讨论个体选择时,必须细化到学校与专业的具体情况,不应盲目参考统而论之的报告。关于这一点,刘月的看法与卢晓东不谋而合。
卢晓东举例道:“虽然法学专业被亮了红牌,但对于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这类特色高校而言,法学专业依然是它们的王牌专业,是考生填报时的首选。但如果是考虑在一个新建大学或不知名的大学读法学专业,就要小心了。”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采访中,个人兴趣是每位受访者建议学生选择专业时首要的考虑因素。
“当然,如果没有强烈的个人偏好,那么就选择好就业的专业。”刘月说道。
高校:核心在提高教育质量
面对同一份报告,学生考虑的是“选择”,而高校的关键词则是“调整”。
与学生选择专业类似,学校可以参考报告,但更重要的是结合学校自身特色予以调整。
仍以法学专业为例,刘月所提到的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可以不在乎这一专业是“红牌”还是“黄牌”。但普通院校的管理者就应当仔细分析报告内容,适当考虑对于就业情况不佳、人数过于饱和的专业进行适当调整,缩少招生规模,以此调整就业市场上关于该专业人才的供求关系。
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报告的意义还在于提供了宏观层面的报告,供高校在筹划新增学科专业时参考。卢晓东解释道,当高校想要发展新的学科或者专业时,校长和管理层应当参考毕业生就业研究特定专业的情况,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师资和特点,综合考虑是否办一个新专业,或者撤销一个旧专业。教育主管部门也可根据报告考虑是否支持高校的新增专业申请。
“我们必须使专业设置适应学生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问题可能就在于老师们会什么就教什么,对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情况不管不顾,专业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卢晓东说。在他看来,教师应当与学生一同进步,要持续走到学科和业界的最前沿,了解每天发生的变化,“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会进步”。
除了调整之外,卢晓东认为,高校的工作核心应该是提高教育质量。就业报告显示,约七成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无关,脱去专业外衣之后,能够保证人才脱颖而出的就只剩质量了。只有高校切实地提供有质量的教育,那些非直接与就业市场挂钩甚至是“无用之用”专业的毕业生,在大学四年才能得到足够的心智训练和培养,在求职时具有竞争力。
“事实上,物理、化学、哲学等基础学科对于训练心灵非常重要。”他说。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冷门专业也有其价值。
鉴于很多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信息相对闭塞,到了大学之后,学校则更应该保证学生的自由选择权。熊丙奇对此大声疾呼:“我们希望更多学校能为学生提供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还可以在大学招生时实行不分专业的招生,在大二或者大三阶段再重选专业。”
身在冷门专业的周力选择本专业是出于热爱,不过他也同样认同选择的重要性。“有的同学本科时得知专业不理想后早就作了打算,辅修或者干脆转系。如果被困在不喜欢和不认可的专业,肯定是痛苦的,不可能学好,更谈不上理想的就业。”
综合看来,高校要努力达到的理想情况就是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发挥优势并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
“当学生选择权增加,学校教育将树立服务学生的新理念,办好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专业,从而使得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专业,对于将其作为选择的学生来说,都是好专业。”熊丙奇说。
《中国科学报》 (2014-06-19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