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高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6-13 10:41:03
选择字号:
蒋高明:要高度重视粮食数量质量安全



 

■蒋高明

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将粮食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这个决定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这表明新一代领导集体并没有被那些盲目乐观的数据所左右,也没有被“市场万能论”所忽悠。

在粮荒面前,钞票是不能够吃的,即使有钱也买不到粮。那么,针对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到底面临什么样的困惑呢?根据笔者长期实践和思考,我国粮食数量与质量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我国粮食数量安全问题

先来看数量安全。按照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2013年实现了“十连增”。可稍有些农业常识的人都知道,农业的特点是四年之内“一丰一歉两平”。果树生产尚有大小年之分,粮食生产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更大,连续增产的基础理论是不存在的。我们不论遭遇旱灾还是涝灾,且各地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粮食连年增产的可能不是没有,但空间很小。

粮食连年增加的数据是如何得来呢?如果增产了就不需要大量进口。我们今年进口了6000万吨大豆,近2000多万吨的小麦、玉米与稻米,进口的粮食总量可能早就突破了10%的警戒线,紧逼20%了。

再来看谁来种地问题。当前,农村种地的农民年龄越来越大,据中国农业大学某课题组的调查,中国种地农民的平均年龄为57岁,且很多劳动力为女性。由于粮食价格便宜,农民抛荒现象严重。农民种地如果计算劳动力的话是赔本的买卖。老人和妇女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种出来满足自己吃——“够自己吃就行”。再过十年,我们粮食数量安全是不能继续依靠老人和妇女来满足的。在城市化人口越来越多,以及进口粮食压力越来越大的过去十年中,中国种地农民的平均年龄也是同步增大的。我们需要预测,未来愿意从事农业的有没有“农二代”的身影?资本下乡是好事,可那些有钱人会认真种地吗?家庭农场、大户经营模式都不错,但适应的范围仅限于大平原。那些偏僻山区的耕地,我们不能放弃其食物生产功能。

我国粮食质量安全问题

再来看质量安全问题,即现代农业的可持续性问题。最近几十年,我们学美国,搞的是工业化与化学化的农业。最近还有人希望生物技术化,即搞懒人农业,让少量的人来种地,满足大量城市人口的需求。因为农业效益低,农民只好采取减少人工的办法,尽量使农活简单起来,不得不借助于农药化肥地膜乃至转基因。农民用地不养地,我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化肥污染,耕地板结、酸化、塑膜化。在北方有些土地pH值已经达到了4~5,而正常土壤是7~8,土壤有机质更下降到1%以下。耕作了几千年的耕地,过去几十年来发展工业化农业,地力不断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而在城市消费者那里,由于农药、化肥残留增加,不健康的食物带来的是人体健康风险增大。医院人满为患,制药厂生意看好,这些不正常现象是与食品质量安全分不开的。

用转基因技术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这是主流农业技术专家信奉的最高宗旨,政府将主要精力用于该项技术开发。但据有关资料,并从美国、巴西、阿根廷发展转基因农业的结局来看,转基因技术面临的三个问题似乎是绕不过去的,这就是,一不增产,二不环保,三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问题。

那么,既然该技术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方面作用不大,还要不要搞呢?我认为当前我国宜为转基因热降温,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安全健康的生态农业上去,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完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够带动大学生与农民就业的生态农业产业。

13亿中国人吃饭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即谁来满足13亿中国人吃饭?答案显然还得是我们自己。生态学家理解的农业不是单一的粮食,而是一切能够提供热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所有食物,这就是农田、草原、淡水湖、海洋、森林都成为生产食物的理想场所,前提是这些系统都必须是健康的。

为了不影响粮食供应格局,并培肥地力,藏粮于地,我们建议用18亿亩农田中的6亿亩发展生态农业。仅利用少量的化肥,停用除草剂、农药、农膜、转基因,保护60亿亩草原,同时减少化肥农药后,恢复淡水与近海生态系统,使草原、淡水与海洋也能够提供大量食物,同时鼓励发展林下养殖、坚果种植与林下蔬菜、竹笋与菌类等等。

这样一来,中国近一半的国土远离了工业化农业污染,土地得到保护,产品增值后吸引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为城市人群提供健康食品。城市消费者将用于健康和医院的投入节省下来,有助于解决城乡医疗与养老等问题带来的压力。建议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健康,科学解决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矛盾问题,应逐步将涉农资金向生态农业倾斜,停止对化肥、农药、农膜、转基因补贴,依靠市场消费的力量科学回归农业,让城乡和谐互动起来。

作者简介: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4-06-13 第7版 智库)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