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9-26 9:47:03
选择字号:
刘嘉麒院士:科普和科研创新同等重要

 
■本报见习记者 赵广立
 
“科学普及是一种文明、一种素养,它有着净化社会的功能。”在日前举行的第11届北京科学传播创新与发展论坛暨2013年北京科学嘉年华国际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指出,重视科学普及和重视科学技术创新同样重要。
 
刘嘉麒在报告中讲道:“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发展史,科学无时无处不在。但是科学只有被认识、被掌握才能为人们所用,并发挥其功能。”
 
“任何人都不可能生而知之。”刘嘉麒说,社会要发展,离不开科学传播和知识普及。
 
他同时坦言,中国目前面临着艰巨的科普任务。
 
“在中国13亿多人口中,有9亿多农民、1.3亿贫困人口,还有1.1亿文盲。”刘嘉麒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
 
而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2010年我国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的水平;而美国的同期比例为25%,差距甚大。
 
“这说明我们不仅在科学技术水平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在科学普及方面也同样落后于它们。”刘嘉麒指出,“当前我们的教育和科学普及任务非常繁重。”
 
2002年6月29日,我国颁布并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旨在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翌年,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在全国开展科普日活动,并于2005年将9月的第三个公休日设为“全国科普日”。
 
全国广泛开展的科普活动受到了公众的热切欢迎,有力推动了科学传播事业。刘嘉麒说,这同时也表明,科学传播是大众的企盼。
 
“二十几年前,我们举办一个大型会议,所有的通讯全是靠硬盘打字机和刻钢板,然后再用蜡纸在油墨机上复印。直到1991年,我们费好大劲才搞到一台‘286’电脑和一部‘大哥大’。”刘嘉麒讲述了科技发展和传播带来的巨大变化,“曾几何时,‘286’不见了,‘大哥大’也进了博物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数以亿计的电脑和手机。”
 
“科学技术一旦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应用,就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生命力。”刘嘉麒说,“这彰显了科普的力量,从这个角度说,科学普及的重要性不亚于科研创新。”
 
而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刘嘉麒认为,这表明,广大民众有极大的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他指出,公众不仅在生产、生活中期盼科学,在旅游观光中也渴望学到知识,触摸科学。
 
“在许多景点和文化胜地,很多观众、游客常常对一些自然景观和现象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得到解答,希望能学到科学知识。”刘嘉麒话锋一转,“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游览地乃至文化古迹,既缺科学,又少文化,甚至带着庸俗的迷信和伪科学色彩。”
 
“正如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所说:‘科学普及所放弃的空间,很快就会被伪科学占领。’”刘嘉麒总结道,“营造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环境,弘扬科学精神和文化氛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中国科学报》 (2013-09-2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