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水土保持研究所科研大楼
②延安燕沟中尺度示范流域治理景观
③夏令营学员参观抗旱生理实验
④夏令营学员参观长武站试验场
⑤水土保持战略研讨会分组讨论
水保所的“十二五”科技布局
■本报记者 张行勇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17日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对中国科学院提出“四个率先”要求,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推向新的高度。
当下,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简称“水保所”),正在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科院考察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结合开展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通过深入学习讨论和加大践行研究所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定位与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历史使命的步伐和力度,将更好的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使研究所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承载,具有长效作用,进一步丰富研究所形成的“黄土精神”内涵。
水保所立足西北、扎根黄土半个多世纪,围绕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几辈人辛勤工作,在条件艰苦的黄土高原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水保所根据五十多年来,几代科技工作者将艰苦的水土保持科研工作中传承的协作攻关、无私奉献的吃苦精神凝练总结为“黄土精神”。其不仅孕含着黄土本身厚重、自立、宽容、朴实的品质,而且孕育有水保所科技工作者在艰苦的野外工作中所形成的团结、协作、探索、吃苦的品质涵义。
水土保持科学暑期大学生夏令营:
建设未来水土保持科学创新人才队伍的基础
“在这短短的几天里,通过参观、体验,我收获很多。但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对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保所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的参观。首先,给了我很大震撼是经过几十年治理,荒凉贫瘠、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呈现出翠绿的植被,在起到很好的固土固坡作用,减弱侵蚀的同时,又通过栽种经济林和作物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富了百姓。这些景观带给我震撼的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科研人员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他们坚韧的科研精神,把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让研究成果服务于实际的人生追求。此刻,我也有让人生梦想之花绽放在黄土高原的想法。”
这是水土保持科学暑期夏令营学员、北京林业大学朱楠同学日记中的心得体会。
“在参观旱农研究院的时候,刚好碰到一个学长在种苹果。让我认识到,在水土保持工作过程中,要验证或者探究一个规律或者想法,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需要在四五年的时间里,潜下心来,种树或种庄稼,并且照顾好那些果树,记录各种相关数据。在四五年的时间里潜心一个问题,在现在比较急功急利和急躁的社会大环境下,很难得!令人佩服。这也是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素养。”水土保持科学暑期夏令营学员、北京师范大学刘焰真同学说。
今年,社会各界迎来90后的首届大学毕业生。与此同时,中国水土保持研究领域80级第一届硕生研究生也即将退休,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年头。而水土保持研究是在野外最为艰苦的环境区域从事长期的观测研究、治理、示范等工作,如何使未来20年乃至30年内,水土保持研究事业不出现人才断档,已成为水保所领导和老专家考虑的案头大事之一。为引导和激发大学生对水土保持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使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有志于中国水土保持研究事业,7月15日至21日,水保所成功举办了“水土保持科学暑期大学生夏令营”,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感知水土保持科研过程,实施从基础抓起的人才培养规划。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47名优秀大三学生参加了本次夏令营活动。
7月16日上午,夏令营在所科研大楼报告厅正式开营。中国工程院院士、水保所研究员山仑,副所长穆兴民应邀出席开幕式。山仑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了从事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并从“实践是基础,创新是本质,协同是意图,奉献是归属”的感悟引申,向同学们阐述了他对科学精神的理解。穆兴民致欢迎辞并就水保所的成立、发展、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生招生等方面内容作了详细介绍。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传来,使水保所领导们倍感激动和鼓舞,决定将学习讲话内容精神、对中科院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与向学员传承研究所“黄土精神”融合起来,在最后几天的野外试验站、点等参观过程中,让科研专家的经历、成果、态度等影响他们,使学员在心灵深处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科技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爱国情怀,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的内涵精髓。
传承和弘扬“黄土精神”的过程,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
在夏令营活动期间,山仑院士还多次与莘莘学子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穆兴民、程积民、冯浩、高建恩、杜盛、王飞、王仕稳、樊军、赵广举、韩凤鹏、张琳等科研人员为营员们作了深入浅出的学术报告。他们中间既有知名专家,也有刚入所的青年骨干,使学员们从不同角度学到了相关知识,感受了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乐趣。
在感知科研过程环节,营员们参观了水保所所史暨科普展室、相关实验室及研究平台,开展了水土流失观测、抗旱生理以及节水技术方面的科研体验,进行了径流泥沙采集、生理实验观测、节水设备和产品的使用体验,对科学研究过程有了亲身感受。而考察渭北高原的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和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则是作为营员们感知科研过程的重要环节,特别设立的野外观摩课。
此次夏令营的成功举办,对激发在校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拓展研究生生源,并帮助大学生树立水土保持研究志向起到了促进作用。最终,有30余名大学生踊跃参加了水保所研究生推免生复试,希望有机会成为水保所的研究生,筑梦水土保持事业。
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
如何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如何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7月26至28日,水保所邀请130多名本所历届毕业研究生回所共商水土保持保持学科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之大计。
“看到水保所在‘成果’和‘人才’上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我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到欣慰。因为参加研讨会的一些研究生,已经是全国水土保持各大区域研究的学科带头人或业务骨干。总结水保所研究生教育经验有3点:一是研究所学术水平是坚实的基础;二是优秀多样化的生源是根本;三是导师无限的认真是保障。”水保所原所长、全国知名土壤学专家李玉山研究员说。
“我理解的‘黄土精神’的内涵就是‘吃苦、敬业、奉献’6个字,是几代人坚持扎根国家西部小镇,志向黄土高原治理60年历程的浓缩、凝结。水保所几代科学家年复一年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从事水土流失治理研究的事迹让全国同行敬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原水保所副所长王万忠研究员如是说。
“水保所的学科发展还是要坚持国家需求为导向,目前国家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济结构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土保持、粮食安全等提出了新的研究需求,国家发展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改善生态与发展经济的结合。这些问题,亟需进行系统科学研究,提供科学发展的支撑。”山仑院士在讲话时指出。
这些是水土保持战略研讨会暨校友联谊会上,三位专家的发言讲话。而在随后进行分组座谈与交流会上,这些分布在世界各地,并已成为水土保持研究各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或单位科研、管理骨干的校友,一边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与要求,一边围绕水土保持科学的发展战略,情真意切地踊跃发言,讨论水保所如何在世界前沿、国家需求和社会服务之间寻找发展定位,如何进一步营造好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研究所创新文化氛围,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追求卓越,实现“四个率先”目标。
“从上世纪80年中期开始在水保所读研究生,到今天从事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经历使我认识到,‘黄土精神’内涵里还有‘忍耐’的含义。搞研究需要‘忍耐’孤寂、失败和艰苦。”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友代表刘宝元教授说。
1996年毕业的博士生,现为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的雷阿林研究员谈到,在水保所读研使他有了知足常乐的心态,也有了心无旁骛、安心科研工作的状态。水保所的研究方向今后应更多面向全国,研究成果也应体现在对国家生态安全建设政策的制订提供支撑上。同时,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应加以扩展,更多地关注环境、水资源、生态文明等方面,而不应仅仅关注坡面上水土流失等问题。
水保所1990年硕士毕业,1996年博士毕业,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的吴普特教授表示,目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可以以坡面径流过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但要解决目前水土流失的深层次问题,则需要多学科技术成果集成化、集约化、政策化的综合作用,即可持续、集约化、安全化的水土保持研究方向。为此,水土保持学科的空间应扩大。
1993年博士毕业,现为世界土壤信息中心高级研究员白占国认为,我国水土保持的研究成果有独特的先进性,成效显著,建议水保所在目前坡面小沟槽试验研究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视野,将成果推向非洲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与会毕业生代表的建言献策,为水保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水保所所长刘国彬研究员在研讨会上结合了水保所“十二五”规划暨“创新2020”方案,对水保所未来10年学科发展做了题为《创新和谐 发展——践行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历史使命》的介绍说明。
经过讨论,在“创新2020”规划中,水保所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战略定位,即面向全国,以黄土高原为重点,以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为核心,重点致力于土壤侵蚀过程与模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地农业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解决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探索我国科教体制改革新型研究所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建成“产—学— 研”有机结合的国际知名研究机构。
未来工作规划:一是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战略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发展战略研究,准确把握国家需求和学科动态,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发挥引领作用;二是本着“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原则,加大支持力度,引进国内外拔尖人才,采取引进和双聘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解决顶尖学术带头人的突出问题,促进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团队作战能力;三是综合野外站生态过程观测、数据集成与共享管理、多层次遥感数据的成果,进一步提升黄土高原土壤—植物系统生态观测平台建设,在其基础上开展更高水平、更大尺度的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
做体制创新先行者:1999年,根据国务院文件,水保所与杨凌其他6个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共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作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继续纳入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序列,在科技部、基金委、水利部、中科院等国家管理部门支持下,不断发展,成为我国科教联合、协同创新的先行者。
近两年,国家号召推动协同创新,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但据记者了解,从目前态势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尚未成形,需要在健全政府引导与调控、外部需求驱动机制上有突破性进展。
对于这一问题,刘国彬认为,水保所具有做出探索案例的先天条件。水保所既是从大的体制上列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组成部分,但又是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共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同时,它更是作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继续纳入中国科学院的创新单元研究机构序列。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的讲话精神,水保所将竭力利用目前所处的体制方面的有利条件,做一个协同创新的先行者,在探索中赢得机遇并得到发展。
具体做法是在学科设置、人才(提供岗位津贴)、基本建设、后勤管理、离退休、医疗等方面主要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优势;在学科研究项目、研究平台(基地、设施、产—学—研)建设、合作交流、科研成果集成申报等方面主要发挥中科院给予的支持条件,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精细管理,达到优势互补、互相支持,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实现双赢,共同发展,开创未来。
刘国彬坚定地表示,水保所成立50多年来,虽然所属关系和主管上级数次变换,但水保所一直坚持研究方向不变、队伍不散、人心不乱;水保所几辈人之所以一直能坚持在艰苦条件下为国家需求和水保科学发展默默地奉献,与其创造与传承发扬的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科研文化——“黄土精神”密切相关。打铁还要自身硬,做强自己,提高自身能力是获得各方支持,促进研究所发展的前提。
延安灾后重建方案制定:
水保所不会缺位,将为革命老区延安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建议
暴雨强袭,延安告急!自进入7月以来,延安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强降雨突袭,持续的强降雨造成了特大自然灾害,使延安全市13个县区的158个乡镇、街道办、中心社区受灾,受灾人口近百万。受灾最严重的延川县、富县在一夜之间出现多处山体滑塌,泥石流淤积县城。持续的强降雨也引发多地山体连续发生多次大面积滑坡。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特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伤痛,延安市目前正在制订灾后重建方案。与此同时,延安正在进行的三项生态环境工程也受到世人关注。如若处理不当,其产生后果也将影响到红色革命圣地千秋万代的福祉。
一是延安市委、市政府在今年初作出决策,从2013年起,在过去13年实现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900多万亩耕地的基础上,再用4年时间,把剩余的224万亩25度以上的坡耕地,以每年退56万亩的速度,再全部退下来,以重点发展混交林。
二是延安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三大贫困区内的3.5万户14万人搬迁至重点镇和县城。
三是延安市实施以治沟造地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计划,用10年时间造地100万亩,使延安农民人均能有1亩高标准沟道坝地,解决退耕还林与粮食生产问题的矛盾。
水保所副所长、副书记穆兴民研究员认为,要解决以上三项生态环境工程与灾后重建工程如何形成有效融合,做到生态安全、经济高效与地方发展长效持续兼得的问题,应该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成果作为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特别是灾后重建工程方案的制订比实施更为重要。比如,经过考察,在一些移民搬迁的新农村,有的建筑物就建在行洪道上和易发生滑坡的山体脚下,一旦暴雨来袭,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极有可能受到威胁。
“长期以来,我们倡导的‘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是以自然因素为依据的。如今,经济果木不只是在沟坡发展,而且还占用了大量平坦耕地,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增长和新技术的应用,诸如治沟造地等土地改造进程加速,工矿业的发展和资源状况的改变都与水土流失程度密切相关,这是一个复杂的全局性问题。一般要求在水土流失区生态林与经济林的比例控制在8:2左右,但目前这样做是否必要?改善的林分结构能否起到应有的水土保持功效?在半干旱的黄土高原新建高标准农田,如何解决土壤培肥和补充供水的关键问题,是否研究实践一种完备的半旱作技术体系?沟、坡土壤侵蚀与植被人工营造和自然修复的关系、植被生长与土壤水分有效供给等系列问题还需要继续作进一步研究,并以研究结果支撑这些生态建设工程得以科学的发展。”山仑就此问题与记者交谈时,也是不无忧虑地说。
这些新发展阶段的问题就需要科学研究结果作解答,为科学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由于第一次退耕还林中,绿色植被的富集使昔日荒山荒坡涵养水分的能力显著增强,水土流失现象明显改观。在面对本次强降雨时,虽然延安全市山体滑塌达5799处,但是没有一处大面积的垮塌发生,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也降到了最小。
我们有理由和依据坚信,水保所能够为延安灾后重建规划与生态延安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想和理论支撑。水保所人在黄土高原50多年的科研坚持,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的发展与成就是其缩影、典范。
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境内,始建于1973年。现为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重点站、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陕西省农业科学实验基地。建站40年来,安塞站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973”、“863”等国家、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70余项,开展了生态要素的长期监测及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恢复过程研究与试验示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以上奖励20余项。如安塞站的科研人员根据黄土高原生态和社会经济的特点,系统研究了水土流失及生态恢复机制,开发了流域健康诊断体系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技术,建立了适合于不同类型区的治理与开发模式;通过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率先在延安建立了中尺度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试验示范区,并推广到陕北榆林、延安两市,总计8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与此同时,还研究建立了农果型、农牧型、高效设施型等可持续发展模式及配套的关键技术体系,为当地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提供了示范样板,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面对延安灾后重建方案制订,刘国彬、穆兴民告诉记者,水保所不会缺位。据了解,水保所已经组织成立专家组,在暴雨灾害后到重建一线区域进行科学考察,并依据安塞站40年来,在坡面生态过程、小流域生态恢复、中尺度生态建设等不同尺度上取得的研究、监测所形成的23个试验数据库、68万条记录数的数据量,以及安塞纸坊沟流域60年来人口、土地利用、植被及生产力演变系统数据,结合延安地区的气象资料,为延安退耕还林还草、移民搬迁、治沟造地等提出一些科学建议,努力成为一个延安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的高水平科技智库。
水保所作为地处陕西的一个国家科研机构,以为地方服务为己任,已将治沟造地与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申报陕西省重大项目,“相信这必将为该项工程提供有效科技支撑。”刘国彬最后强调说。
《中国科学报》 (2013-08-15 第8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