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熙檀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5-8 6:48:56
选择字号:
芦山震后灾难评估遭遇多方博弈
西说东说,不如科学会说
 
■本报记者 周熙檀
 
从4月24日开始,民政部与中国地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一起,着手部署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目前,评估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遥感监测数据能够监督评估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郭华东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遥感地球所的监测数据,已经成为民政部减灾委灾评入户调查的重要基础数据。
 
科技使评估更加透明,但每次灾后必然上演的地方博弈在芦山地震后仍未缺席。
 
损失估算存在不小差别
 
据报道,芦山、天全、宝兴三县总人口约32万人,上报经济损失1693.58亿元,为三地2012年GDP总和的21倍,折合人均经济损失53万元。
 
这个数据只是各县初步估算,多少有些“一相情愿”,但地方博弈终归上演。
 
震后不久,记者接通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副研究员冯军博士的电话时,他正在天全县,灾害评估是他的工作之一。“现在灾区已经出现了这个问题,老百姓都强调受灾严重,希望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冯军说。
 
尽管遥感技术为现场评估提供了客观数据,但现场评估的尺度还避免不了相当大的弹性空间。比如,基本完好、轻微破坏和中度破坏的房屋,损失估值参数就存在差别。
 
而行业间难以公开的“秘密数据”也困扰着灾评工作。“各行业都有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也有地方利益,很难说谁管得了谁。”冯军说。
 
科学技术接受应急考验
 
据民政部消息,在现场调查评估基础上,芦山地震灾害评估工作将根据地方统计上报、卫星遥感监测、数值模型估算等多种手段相互验证,为下一步的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经过芦山地震和玉树、汶川地震,郭华东认为,应将遥感技术纳入政府重大灾害应急反应体系中。
 
据了解,中科院的遥感飞机作为主要科学平台,在本次应急响应中有突出表现,特别是灾区遥感数据获取速度很快。不过,其在数据处理速度和传输能力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遥感监测数据很大,芦山地震中,中科院遥感飞机第一次执行任务,采集数据量就达256GB。而下载数据使用USB接口,1秒传输速率在10M左右,为此,一线负责下载的工作人员两天不眠不休。下载完成之后,他们还需要赶往成都,用专网将数据发回北京分析处理。
 
“能够实时的尽量实时,能够准实时的尽量准实时,必须加速数据处理和传输能力。”郭华东在总结芦山地震经验时,将遥感数据机上实时处理和实时传输作为未来能力建设的努力方向。
 
地质评价遭遇生存现实
 
此外,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还暴露了同样的问题,即自建民房由于未经科学的地质环境以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地震中倒塌严重。
 
“无论是灾后重建,还是新农村新城镇建设,从科学规划角度来看,都应由地质专家作先期评估,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灾难。”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研究室主任谭成轩说。
 
遥感地球所连续5年遥感监测北川重建的数据。该所高级工程师刘建明出示了一张刚刚拍摄的新北川航空图。图上可以看到,在老北川县城,建在滑坡地段的房子又出现了,且逐年增加。
 
“科学家都给出了建议,老百姓也知道,但很多人认为地震百年一遇,抱有侥幸心理。”一位多次到北川调研的科研人员告诉记者。
 
由此看来,仅有科学评估和建设还远远不够,政府补偿也非长久之计。安居之后还能乐业,这对后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也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3-05-08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