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流的高中毕业生,没人报医学院,而全国每年招录的医学生最后又只有1/6的人最终成为医生。这些数据,来自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和全国政协委员黄洁夫。在今年的两会上,黄洁夫等医卫组多名委员联名提案,希望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联手培养医学生。
全国政协委员李文志称,我国医学人才面临进出两道关,一方面,据报道中国各级医学院校每年招录的医学生约有60万人,最后只有约10万人能成为医生,造成了大量人才浪费;另一方面,中国农村医生严重匮乏,据报道我国乡村医生数为2010年有91.4万人,比2011年减少了4.1万人,乡村医生队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表示,在北京,一流的高中毕业生基本没人报医学院,大多报北大清华的经济法律学院。“今后中国医生群体不再是精英群,而是二三流的毕业生,中华民族把生命健康交给二流群体保障是否放心?我现在生病时可以找老师,今后二三流医生还不如我,怎么放心?如果不是一流人才又怎么参与国际竞争?”刘玉树说。
大量医学生转行,远离了医生这一种职业,乡村医生越来越少,已经引起了业内关注。李文志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地位低、风险大,执业环境不满意;二是太辛苦,待遇相对太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教师、公务员等的待遇均得到了部分提高,可医务人员,尤其是乡村医生的待遇却没有得到改善。“对当下的青年人而言,医生这一职业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现在中国公立医院医生的基本工资低于公务员和教师。目前三级医院4年住院医生基本工资1000多元,工作20余年的教授基本工资2000余元,乡村医生仅几百元。国内顶级医院工作50年的顶级专家退休工资也仅有3000多元”。为此,他建议国务院在医改这个关键阶段,按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多考虑医务人员的付出与回报的平衡,保障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
针对委员们的热议,全国政协委员黄洁夫日前表示,他与多名委员已联名递交提案,建议卫生部和教育部联手加强医学生的培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