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林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3-7 8:28:48
选择字号:
政协委员称中央应一揽子解决异地高考问题
 
采访者:本报记者 张林
 
受访者:政协委员蔡克勤、葛剑雄、温思美
 
在去年年底各地推出的异地高考方案中,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方案并不如人意。关于异地高考所附带的教育公平问题,背后涉及高考、户籍等多项制度的改革,正变得日益复杂。同时,实施怎样的异地高考也逐渐演变为不同利益群体的激烈博弈,政策推进充满阻力。
 
未来,如何推进异地高考政策落地、实施,如何加快包括高考制度在内的教育制度改革,需要社会发展,需要改革时机,更需要政治决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国务院参事蔡克勤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异地高考而言,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倘若错过,将来会变得更加复杂,付出的成本会更多。
 
解决异地高考在中央
 
异地高考不是新话题,但自去年政策破冰之后,无疑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现在都知道不改不行,但怎么改谁都没有底。”蔡克勤认为,只要户籍制度不废,高考、人才流动等问题就不会有彻底的改变,“但出路还在于实践,需要不断试点”。
 
在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看来,异地高考最初是为了解决高考不便的问题,即获得公平的考试机会;后来又增加了录取问题,涉及名额分配和录取标准的合理性问题;现在已演变为希望通过异地高考问题的解决实现教育公平,“异地高考问题被不断复杂化”。
 
“现阶段应该主要解决回原籍参加高考不便的问题。要靠教育部和国务院,而不是地方政府。”葛剑雄对《中国科学报》记者强调:“异地高考牵涉教育资源的配置,怎能让地方解决?”
 
从2009年至今,全国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在两会上共提交了3个关于异地高考的提案,但得到的答复都不令人满意。他认为,去年中央政府在教育计划(如招生计划、经费配置)及相关政策未作调整的情况下把异地高考的责任交给地方,地方在缺乏约束力的条件下,只能因地制宜、有限度地予以推进。
 
“从这个角度看,公众应该理解地方政府的苦衷。”温思美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部推出的政策缺乏约束力,也没有配套措施。“(政策)出台仓促、有所保留且不一致。”
 
建议出台高考改革时间表
 
葛剑雄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的异地高考提案,建议以招生制度为突破口推动异地高考改革,教育部直属大学应面向全国放开、自由竞争、自主招生;地方大学由教育部或中央政府协调,拨出一定名额来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国家须调节教育资源,主要协调教育资源大省与教育资源匮乏省份之间的名额问题。
 
“这是一个相对稳妥的方案,但其每一步达到的目标是有限的。”葛剑雄表示,不要希望通过一些举措能解决所有问题,更不要指望通过教育改革来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经济文化方面的差异。
 
温思美认为,解决异地高考,根源还在于中央政府。因为高考和义务教育不同,义务教育需要地方财政提供主要支持,而高考问题主要是宏观资源的配置,更多的在于配置政策与制度资源,而涉及的财政成本相对有限。
 
“不要形成中央和地方互相推诿、博弈的局面。”温思美说,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和政治意愿,加上很好的制度设计,这件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同时,异地高考将为千千万万学生及家长带来巨大收益。无论从政治、社会管理还是经济角度看,这项政策的调整及相关政策配套是非常值得实践的。
 
温思美建议,中央完全可以出台全国统一的政策,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与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一揽子解决异地高考问题。
 
蔡克勤则建议,代表委员们应该督促教育部尽快考虑制定高考制度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以及具体实施步骤,让公众明了。同时,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均衡,需要通过改革实践一步步松口,而不能一下全面放开。
 
“现在,高考制度改革的呼声很高,坚冰已被破开,这是很大的进步,但出路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他强调。
 
《中国科学报》 (2013-03-07 第2版 两会特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