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出国甚至收到国外高校录取通知书后仍参加高考并填报志愿,录取后明确表示不会就读——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今年录取的一名考生身上。据8月8日《长江日报》报道,这背后有各地高考奖励政策的驱动。比如,四川某县在政府文件的高考奖励办法中规定,省高考文理科状元或者考取北大、清华的考生,每人奖励20万元。
就目前的高考潜规则而言,考生考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如北大、清华之类,学校有面子,教师有奖金,学生有奖励,皆大欢喜。但个别地方在政府文件中明确规定对状元和考上北大、清华的考生、老师予以重奖,实在值得商榷。
应该承认,重奖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如此一来,考生“一考暴富”的负面效应可能更大。教育部三令五申地方与学校不要炒作高考成绩,不要重奖高考状元。但高考成绩仍是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高考状元不仅会获得重奖,还会受到媒体明星般的关注,他们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甚至星座都会成为新闻。不少高考成绩不错的学校都忙着向社会“报喜”,在学校门口扯出“热烈祝贺我校××同学理科(文科)成绩全市(区)第一”的条幅,个别学校不惜花钱在媒体上打广告。一些地方尽管财力有限,但同样对状元千般呵护、万般宠爱。比如,湖北恩施来凤高中曾让高考状元游街庆祝,学校急于向政府和社会展示教育成果的炫耀心态,可见一斑。
究其原因,除了相关呼吁、规定没有强制约束力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在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下,地方政府部门需要教育政绩,学校需要成绩筹码,应试教育土壤依然肥沃。
虽说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升学率仍然左右着教育者的办学思维,高考成绩仍是学校、教育部门与政府的教育GDP。到庙堂烧香、吊瓶班、高三老师不堪重负自杀,重奖状元、状元游街,都是“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的沉重佐证。
地方政府用红头文件重奖状元,心情之急切可以理解,但心急就能乱为吗?一奖励就是20万元,真是财大气粗。可这钱是由谁出的?肯定不是相关官员自己掏腰包吧?再说了,还有那么多孩子上不起学、还有不少学校硬件条件很差,跟已经学有所成的状元相比,哪个更需要资助和投入呢?说白了,政府部门是只选见效快的、政绩大的,其他的都可暂缓。
如果不切实采取措施对这种重奖、热捧加以遏制,一些地方不知还会搞出什么更过分的花样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