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彭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8-9 7:59:13
选择字号:
科研项目评估:让科研项目评估有话语权

 
城市下水道图片来源:昵图网
 
北京一场大雨过后带来许多话题,其中颇具热度的是大雨和城市现代化关系的讨论。有网友在第一时间翻出了台湾作家龙应台多年前发表的论断:“如果一场大雨使你全身泥泞,汽车轮子陷在路坑里,这大概是个‘开发中’国家——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看出真面目来。”
 
而《人民日报》也在近日刊文指出:“一座城市现代化,不仅需要把地上建设得富丽堂皇,更需要夯实地下的百年根基。”尽管城市的现代化与否未必与城市的下水道建设有着必然联系,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自然灾害面前,有更多的人开始反思城市建设的问题,而不仅仅将目光停留在一些表象上。
 
就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来看,这种飞快的进程容易导致社会难以适应,并出现一些脱节、脱序之处。比如北京的地下空间更多地留给了日常需要的电力、电信以及地铁,下水道的空间无形中遭到挤压。
 
站在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城市的下水道建设、河渠排污系统的建设情况,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一样值得关注。而且,中国也不缺乏有远见和实干的科学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却缺乏一个让他们的意见能够得到采纳的渠道,或者说我们在科学研究的前瞻性上着实存在一些问题。不管是否存在“八年之痒”现象,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很多科研问题上,我们的确存在过度追捧热点、忙于赶超国际前沿的焦躁心态。一如PM2.5的问题,在有关部门表态重视之后,恍如一夜之间,全国上下就多了很多有关PM2.5的课题和专家。或许,城市下水道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也会由冷门转为热点研究领域。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再次让人警醒——科学研究固然应该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但这种结合需要具有胆识和气魄的前瞻性,而不是简单地追捧热点。
 
由此,如何才能解决科研项目评估存在的种种弊端?在现有形势下,让一些学者型官员放下架子,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和一线科研人员紧密联系,在多听取他们意见的基础上,再作出合理的判断,无疑是一个必要的方法。另外,在科研项目的评审会议上,逐步减少管理层次,让了解社会实际需求的一线科学家获得更多的发言机会,获得应有的评审权甚至决定权,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小彭)
 
《中国科学报》 (2012-08-09 A3 深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