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长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25 9:12:20
选择字号:
记河北农大教授桑润滋:情洒桑梓地 润物细无声

 
学术名片:
 
桑润滋,1942年6月生于河北省滦南县,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曾任河北农业大学科研处处长、河北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河北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督导组组长、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督导组组长。
 
1967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牧医系畜牧专业,40多年来一直从事动物繁殖与胚胎工程领域生产、教学、科研、推广工作及宏观畜牧业、科技与教学管理工作。先后承担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取得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科研成果28项。曾获“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先进个人”、“建国60年动物繁殖学科功勋奖”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高长安
 
他是我国动物胚胎工程研究方面颇有成就的一员:由他主持的国家“九五”重中之重专题——“肉牛高效快繁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在国内外首次研制成低毒、高效的牛胚胎玻璃化冷冻液EFS40和简便易行的冷冻方法;在国内外首次利用微卫星DNA标记方法,预测了肉牛的杂种优势,并首次提出肉牛最优杂交组合的分子数量遗传学综合评选新方法。
 
他首次提出让黄牛“借腹怀胎”生奶牛的综合技术,为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他的课题共获得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科技成果25项,其中11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
 
他就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桑润滋。
 
多年来,无论在中国动物生物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中,还是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上,桑润滋始终用执著和真诚,诠释着与自己名字相同的人生含义:情洒桑梓地,润物细无声。
 
让黄牛生奶牛
 
1983年河北省农垦局在芦台农场建立了奶牛实验站,桑润滋被调到了芦台。从此,这位当时的助理畜牧师担当起河北省“奶牛胚胎移植与开发”项目负责人的重任。
 
“让黄牛生奶牛”这个课题,当时在国内还刚刚起步,仅一个高等学府有一个成功案例。1984年奶牛移植奶牛胚胎的全国成功率也还只有20%。他们这个资金匮乏、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人手又少的小实验站所遇到的困难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现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农牧局工作人员郑新生,当时是桑润滋负责的课题组的成员之一。
 
提起当时桑润滋在芦台工作时的精气神,郑新生记忆犹新:“桑润滋教授在我场共工作了8年,20多年过去了,他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不断进取、不怕辛苦的工作精神,团结协作、为人谦和、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郑新生介绍,桑润滋十分注重对青年人的培养。
 
1984年桑老与中科院遗传所联系并选送郑新生到中科院遗传所学习奶牛胚胎显微分割移植技术。
 
由于当时没有经费购买进口胚胎分割仪,项目不能如期进行。郑新生回来后,在桑润滋的指导、支持下,着手研发自制胚胎分割仪,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自制的胚胎分割仪问世了,实验效果非常好,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了HB8804型胚胎分割仪的研制及其分割牛胚胎实验的研究课题,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们的好评。
 
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桑润滋无数次在武汉、南京、上海、天津、北京之间穿梭。他不分白天黑夜查阅国内外资料,制订方案、写论文、做试验。他的试验点在芦台共有7个,每天都要往返几十公里。有时遇到大风,只好推着自行车步行。试验紧张时,就以试验点为家,干脆住在那里。他把心思都用在试验上,有时走路、吃饭、干活时走了神,他爱人说他搞试验着了魔。他曾经把甘油当润肤油往脸上擦,把洗脚盆当成了洗菜盆,坐火车坐过了站。有一年除夕之夜,他岳母第一次到他家过春节,可是他让别的同志回家过团圆节,自己却守候在牛棚里为一头黄牛接生。
 
桑润滋提出的黄牛接产、助产、产后护理的三项十条办法,就是这样一次次通过亲身实践而总结出来的。
 
经过努力,河北省第一头胚胎移植犊牛——“冀胚一号”于1983年12月19日安全降生。接着,全国第一头黄牛“借腹怀胎”所生奶牛犊,于1985年7月11日又安全降生,之后,全国第一对黄牛“借腹怀胎”所产同卵孪生奶牛犊又获得成功。
 
1986年,中国奶牛协会和河北省科委联合在唐山市专门召开了“全国牛胚胎移植技术现场会”,在会上桑润滋首次提出让黄牛“借腹怀胎”生奶牛的综合技术。1989年桑润滋领导的奶牛胚胎中心被河北省政府授予“胚胎移植优秀单位”。
 
在1982年到1989年的8年中,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先后完成了6项科研成果,5项创全国同类研究新纪录,还在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全国性杂志上宣读和发表了论文10篇。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得到国内各级领导部门、专家和同行的好评,还引起了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国专家的兴趣。
 
为了探索推广、应用科研成果的道路,桑润滋带领课题组的同志们先后到河北、辽宁、天津3省市共进行移植手术400多例,产胚胎移植牛犊130多头。
 
“我们的工作环节多、环节细,哪一个环节也不能出问题。”桑润滋说,“干出这样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瞄准国际前沿攻关
 
由桑润滋主持的国家“九五”重中之重专题——“肉牛高效快繁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注重科技创新,瞄准国际前沿进行攻关,创新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针对我国优质肉用种牛供不应求的现状,桑润滋带领课题组开展肉牛冻胚洲际引种,取得成功率达63.6%的国内最好成绩。超数排卵是获得胚胎主要方法之一,他把传统中兽医针灸与现代激光技术相结合,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氦氖激光穴位照射超排母牛能明显提高胚胎数,试验组较对照组头均提高2.2枚,并探明照射的穴位、功率及时间,同时揭示了其机理。此外还首次采用自制的抑制素免疫超排母牛,证实能有效提高胚胎数,试验牛较对照牛头均提高2.4枚。
 
为进一步扩大胚胎来源,桑润滋大胆对培养液及培养条件进行改进,使牛体外受精囊胚发育率达31%,创国内大样本新高,使胚胎生产成本降低了70%。研制成牛胚胎玻璃化冷冻二步简易方法,不需价格昂贵的冷冻仪,冷冻时间由以前的2小时缩短为5分钟,并获得世界首例玻璃化冷冻胚胎分割移植的牛犊和国内首例玻璃化冷冻试管牛犊。专家鉴定认为: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获2001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母牛乏情是影响繁殖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影响母牛乏情主要因素和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桑润滋带领课题组研究出解决母牛乏情的有效措施,使母牛乏情期比原来缩短40~50天。《营养与低温对母牛乏情的影响及机制》论文发表后,波兰澳斯汀农业工程大学一位教授来函咨询相关内容,并提出开展交流与合作。
 
牛为单胎动物,双胎率仅为0.5%。如何让牛产双胎,是提高肉牛繁殖率的又一关键。
 
桑润滋从抑制素免疫等三条途径进行“人工诱导肉牛双胎研究”并均获成功,双胎率由自然繁殖的0.5%提高到30.3%。在国际上首次应用抑制素免疫母牛产下双犊。牛繁殖率的高低,除与母牛有关外,与公牛也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夏季种公牛精液品质严重下降,给冻精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桑润滋继而开展“热应激对肉用种公牛精液品质影响及机理研究”,搞清了其机理,并提出了缓解种公牛热应激的技术措施,大大减少了冻精造成的损失。试验区7个县的21万头母牛的繁活率,由以前的50%提高到70.2%,创国内大群体新纪录。
 
桑润滋注意把取得的成果组装集成起来,已先后在河北、新疆等六省区推广,累计经济效益2亿多元,帮助数千户农民脱贫致富。
 
埋头苦干做知识信使
 
1989年底,桑润滋回到阔别22年的母校——河北农业大学,开始了教学生涯。
 
桑润滋说,他喜欢教师这个名称。大学既是科研的前沿又是知识的殿堂,这种氛围有利于自己的科研工作,以实现教学与科研辩证的完美结合。
 
今年6月9日,在河北农业大学举行的“桑润滋教授从业45周年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桑润滋的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河北农业大学。
 
“我在国外求学5年间,每次遇到艰难困苦时,桑老师电话里的安慰、关爱都让我内心很感动,听着电话里桑老师的声音,我眼里总会含着泪水。”
 
中国农业大学特聘教授韩建永,从大学本科开始就师从桑润滋,整整在桑润滋身边待了10年。于2006年赴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从事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科研工作,2010年提升为研究员,2011年回国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工作。
 
“没有桑老师的教导,就没有我的今天。”韩建永说,“桑老师传授我的除了学业上的知识,我领悟更多的是他‘做人是基础、做事做学问是观念’的人生哲理。”
 
“桑老师在学业上给我指导、在工作上给予帮助、在生活上给我关心,是我的恩师。”北京奶牛中心副主任麻柱曾在河北农业大学师从桑润滋3年。
 
“每次在路上见到桑教授,他总是背个大包,急匆匆地走路,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武宇清这样描述桑润滋。
 
的确,调入河北农业大学后,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桑润滋每年有半年左右时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开展科研和成果推广,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
 
特别是1996~2000年期间,桑润滋主持承担了国家“九五”“肉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该课题涉及三省市20多个单位、100多名科技人员。
 
5年间,桑润滋带领课题组,走遍了全省7个县数百个村庄,对近5000头牛进行测试研究,取得近6万个数据。他坚持“突出创新,加强集成,注重转化,强化管理”的方针,全面完成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课题共获得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科技成果25项,其中11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125篇,出版著作6部,大大推动了河北省肉牛的发展,使其步入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之路。
 
辛勤的努力获得了丰硕的回报,该课题2001年被科技部、财政部等四部委授予“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
 
《中国科学报》 (2012-06-25 B2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