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永新 赵晓曦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2-5-24 9:37:49
选择字号:
清华北大生科联合中心:争议声中奋力前行
 
作为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共同推动的科教体制改革创新试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以下简称“生命中心”),自2011年4月18日挂牌以来,在争议声中奋力前行。
 
中心是我国在生命科学研究与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既然是改革,就会与原有的观念理念、体制机制乃至条块利益发生冲突,有争议也是正常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说。
 
创新人事制度
 
教师是提高科研、教学水平的根本所在,人事制度则是改革的第一关。生命中心打破了铁饭碗和学校及院系间的藩篱,严格按照国际惯例聘人、用人,以期建立一支国际水准的生命科学研究与教学队伍。
 
在聘用标准上,新聘教授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岁,其学术水平明显高于此前清华、北大该领域的平均水平。以2011年生命中心首批PI(首席科学家)招聘为例,两校各相关院系共有119位教授递交申请,经过海外评审专家组评议,最后入选的只有39位,通过率约1/3。
 
在薪酬体系上,生命中心采取国际通行的年薪制。“既然要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招聘国际化的优秀人才队伍,其待遇也要基本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消费水平较高的北京。”施一公认为,“这是对创新人才的尊重。”
 
当然,高薪也不是白拿的。“聘任满5年,生命中心会对教授们的科研表现进行国际同行评估,只有达到本领域世界领先水平者才可以续聘,否则就得走人。”施一公说,“生命中心招聘的大门,向两校所有的相关院系敞开,希望能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创新科研管理机制
 
PI负责的实验室是生命中心科研组织的基本单元。“科研管理改革遵循的原则,是尊重科研规律,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科研,天高任鸟飞。”施一公说。
 
当前科研人员最苦恼的,莫过于花大量时间编写项目报告、申请课题经费,甚至还要向“潜规则”低头。为此,生命中心利用财政部每年提供的专项资金和学校自筹的配套经费,借鉴美国HHMI(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成功经验,激励科学家自由探索未知前沿。
 
对于新招聘的年轻PI,联合中心采取“柔性支持”,使他们能顺利地建设实验室、尽快开展研究工作;同时,这三年可以先不上课,全身心做科研。
 
在科研项目上,生命中心采取“自由主义”,即不规定具体的课题、不设具体的考核指标,PI们可以“我的科研我做主”。
 
“对于一个好的科学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其科研工作是一种浪费,甚至是对其创造力的扼杀。因此,中国一定要有一些这样的地方,可以让有能力的人无拘无束地发挥。”施一公说。
 
创新教育机制
 
以卓越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带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生命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从根本上改变“在国内上本科、研究生出国留学”的局面,生命中心利用两校优质的教授资源,建立从本科到博士后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
 
据介绍,从今年下学期开始,北大和清华的生命科学学院将各提供10门课程,供双方的本科生自由选课,学分互认;两校研究生的共享课程也将在明年开放。
 
此外,生命中心计划在今年暑期面向全国的大二、大三本科生,举办结构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干细胞研究等3个暑期班,把一些先进的科学理念、实验方法教给他们。
 
生命中心甚至把培养创新人才的触角延伸到高中教育。据了解,今年夏天他们将在清华大学举办一个高中生物教师研修班,面向全国重点中学,为丰富和拓展一线高中生物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生命中心还计划与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和北大附中三所学校合作,组织教授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并把优秀学生带到实验室进行科学“催化”。
 
“培养创新人才,环境的潜移默化尤其重要。”施一公说,我们把世界上优秀的博士后招进来后,整个的科研环境就会大为改观;这些博士后会影响博士生,博士生会影响硕士生、本科生……长此以往,整体的教育水平就会水涨船高。
 
优势互补、协同创新
 
据施一公介绍,清华、北大的领导之所以对生命中心都高度重视、倾力支持,主要原因是两校对于科研、教学的改革理念高度一致。作为全国高等院校的排头兵,两校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两校联合招聘PI、同步面向海内外招收优秀博士后及博士生,实验设施设备互通有无,科研上相互合作,教学上资源共享……“尽管在具体的工作细节中偶有碰撞,但我们的联合是真正意义上的联合。”
 
生命中心运作一年来,成效已见端倪。单从科研上看,生命中心PI已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联合举办学术报告及专题讲座百余场。
 
“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需要时间。十年以后回头看,生命中心一定会培养出一大批世界级的优秀人才,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成为世界顶尖的科研、育人机构。我对这一点毫不怀疑。”施一公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