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洁尉
近年来,中科院与广东省进行了新一轮科技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中科院科技成果累计使广东企业新增销售收入585亿元,新增利税76亿元,尤其是2010年至2011年的近两年,累计为地方新增产值525亿元,利税81亿元。
这一举措是实施中科院“创新2020”的区域科技创新战略,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和积累经验的体现之一。那么,作为中科院的派出机构,广州分院到底发挥了什么具体作用,在区域科技创新中有何作为?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笑答:要从广州分院近年来所采取的措施和战略目标中找答案。
多举促合作
据了解,广东省是院省合作的先行区。近段时间里,中科院与广东省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共同实施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如新世纪前期共建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中科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同时,近期,为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探索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体制机制,中科院又与广东省签署了新一轮的战略合作协议。
据陈勇介绍,在达成上述合作项目的背后,该院采取了多重举措:首先是抓思路、抓重点,且不断思考,充实完善。“如2002年提出‘立足珠三角,辐射广东省,走向全中国’的思路,然后在确定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根据广东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特点,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合作定位和重点。”他举例说。
在院省合作实践中,该分院还建立了由有管理经验的老处长等组成的院省合作协调委员会,以加强对重点重大项目的专人跟进与协调。增强了对金融、服务在科技价值链上作用的重视,在深化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推动院省合作工作中积极引入了投资基金、中介服务等机制。
目前,该院正在根据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中科院“创新2020”的区域创新战略规划设计下一步的院省合作工作,将“一园一廊一网络”战略具体化、可操作化,即在广东省的中心城市广州打造科技力量相对集聚、科研成果显示度较大、示范带动作用较好的园区,在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等4个珠三角中心城市打造科技创新长廊,并通过网络驿站,如技术转移中心等,将科技成果惠及广东省其他地区,目前已建立中科院技术转移中心下设的8个分中心:佛山、肇庆、韶关、汕头、汕尾、惠州、中山等。
大构思满足大需求
据了解,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同为一体,虽然两院在穗原有的十余研究单元,有生物、地学、能源、海洋、农业、生态环境、材料、信息等学科,但远远满足不了广东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需求。
为此,陈勇表示,在新一轮院省合作中,除继续建设、优化原有研究所外,在广州南沙,近年建立了4个研究所,即中科院广州工研院、沈阳自动化所广州分所、广州中科院软件技术所以及中科院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另外,新近还签署了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主体搬迁南沙的协议。
此外,广州分院对云计算平台的建设做了大量推动工作,近期已申报征地100亩拟建设科研大楼。在海南又新增深海研究院,正在筹建。
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广州地区的两院对自身的科技体量和规模也将进行改进。按照中科院党组的要求,至2015年,两院的规模将从2010年的5000多人扩大到15000人,即在职科研人员5000人,聘用人员5000人,培养研究生和培训人员5000人。
至于院省合作的前景,陈勇表示,近期将建设以“一廊一园一网络”为骨架的创新集群为主,而远景则是将建设科技创新新高地,最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积累经验。
《中国科学报》 (2012-05-24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