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2-5-9 11:13:03
选择字号:
新竹清华纪念梅贻琦逝世50年:大师后人说大师

梁启超的外孙女吴荔明(中)与梁启超的曾孙女梁帆(右),在新竹清华相见。新清摄

两岸清华盛事
 
今年是被誉为两岸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先生逝世50周年,位于台湾新竹的清华大学推出系列纪念活动。其中的“忆清华名师”演讲,邀请到梁启超、王国维、李济、闻一多、夏鼐、史国衡等6位清华大师的后裔,前来新竹清华大学畅谈清华往事,以此让清华后人对两岸清华大学的渊源有更深的认识。
 
梅贻琦作为“庚子赔款”的留美学生,1914年学成归国。此后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1931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1949年随国民党迁台,一直服务于清华直至去世,被誉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
 
记者了解到,4月29日在清华校庆当天举办的“忆清华名师”演讲活动,受到学生的热捧,该校网站还贴出了他们的演讲内容,校长陈力俊表示,这是两岸清华难得的盛事,值得纪念。
 
据演讲活动主持人介绍,这次来台的清华大师后人,其前辈与梅贻琦校长都有交情,对清华也有很深的感情,北京清华与新竹清华是血脉相连的一部分,其精神与学术传统同样一脉相传、生生不息,并引领两岸学术潮流,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和使命。
 
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时,其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为学校延揽名师,在清华大学建校30周年时,清华已有“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之誉。可见,清华大学有今日声誉,与前辈大师密不可分。
 
往事令人回味
 
王国维的女儿、101岁的王东明率先回忆了父亲的往事。她说,小时候父亲教她学古文,“当时没有用心去学,现在想来仍然很后悔。”王国维的曾孙王亮表示,王国维当年留学时,是以物理学为专业,后因身体原因提前回国改学其他专业,在其从事的大量翻译工作中,“科学”一词应是王国维最先提出的。
 
闻一多次子、现年84岁的闻立雕表示,父亲自幼喜读古书,早年立志以文学振兴中国。他说,父亲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他自修国学到近乎废寝忘食地步,也成就了他日后的学术地位。
 
活动期间,从大陆来的梁启超先生的外孙女吴荔明,与新竹清华客座助教、梁启超的曾孙女梁帆的相见,成为佳话。吴荔明表示,在外祖父56年的短暂人生中,共写下1400万字的著作,可见其笔耕之勤奋。他是教育家,也是一位好父亲,在他的9个子女中,有7人留学,其中3人获院士称号。
 
有“考古学之父”称谓的清华国学院导师李济的曾外孙陈北辰表示,清华与李济的渊源是多方面的,是清华园的生活造就了其独特的做学问态度。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之子夏正炎透露,父亲原本想攻读理科,但未能如愿,最后以考古为其一生专业,他从就读清华开始写日记,终其一生未曾中断。
 
原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史国衡的女儿史秋明说,父亲是清华任期最长的图书馆馆长,全家人都与清华有很深的情缘。
 
据悉,新竹清华原本还邀请了陈寅恪之女陈流球、朱自清次子朱思俞赴台,但因赴台手续延误而未能成行,令人遗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