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湘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2-5-3 9:51:40
选择字号:
刘道玉:为改革而生的理想主义者永远不老

朱永新 记者 贺延光摄

易中天 记者 贺延光摄

 

杨东平 记者 贺延光摄

学者感言
 
朱永新
:对刘校长崇敬景仰已久,一个年近80岁的人,依然能像年轻人一样,充满着激情,充满着改革的冲动,充满着壮志未已的情怀,这使我想起了精卫填海的故事,自己永不停步勉力而行地去创造,的确是有些悲壮而美丽。尽管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但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比如像刘道玉校长、朱清时校长,一些在一线工作的中小学老师,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
 
易中天:我并不认为刘道玉是圣人。当然,他也不是伟人或完人。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战士、一个冲在最前面的战士,有理想、有担当,也有失策、有失误。于是,他烟尘满面,伤痕累累,却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跌倒又爬起来。
 
战士是会赢得敬重的,哪怕是“受伤的战士”;而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则要看他代表什么、面向何方。事实上,刘校长成为武汉大学抹不掉的记忆,中国教育绕不开的话题,并不因为他“一贯正确”,更不因为他“完美无瑕”,而仅仅因为他代表着一种精神。他,甚至只是这种精神的符号和象征。
 
这种精神,就叫“改革”。
 
杨东平:今天听刘校长讲理想大学,激动人、感染人。在历经磨难之后,刘校长对中国教育的未来还依然充满这样高昂的理想,还身体力行地去宣传、去改变,这在我们的社会是一种难得的稀缺资源。刘校长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要写一个高等教育改革的规划纲要,面面俱到,怎么考评录用、怎么教学科研、师资管理等等,甚至这样做可能会丧失他这本书的精神价值。他还是作为一种价值和精神的重建,拨乱反正,返璞归真,正本清源,来重申一些大学之道,将这个概念再一次加以放大,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上一页 1 2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