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包含500万元人民币)分别授予90岁的建筑学家吴良镛和92岁的物理学家谢家麟,以表彰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但是,自从2000以来,中国的国家科技一等奖在今年已经是第八次轮空了,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缺少长久且有影响的科技成果诞生。一种可能的解释认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只关注发表科研论文而忽视了论文本身对技术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极不平衡,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常常忽略他们科研论文对技术发展的意义,同时,工程技术人员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也常并不被重视。
论对科研项目的贡献上,技术人员(如工程师等)应该得到与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或者奖励。
科研人员称霸
孟子曾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于人治。”用这句话用来形容中国目前的科研环境太贴切不过了,例如,在科研单位里,人们重科学而轻技术,科研人员一般处于主导地位,他们的待遇也相应地高于处于从属地位的技术人员。
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技术人员通过实验等对科研人员的想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如果没有工程人员的支持,科研人员的科研想法将不可能实现,与此同时,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也需要得到科研人员的正确引导。
工程技术人员对科研的贡献常常被忽略了,长期以来,这种科研文化导致中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极不平衡。
技术投入缺失
在2010年,中国大约有13万篇科研论文被SCI期刊收录,在数量上处于世界第二位,但是这些文章的被引用次数却只处于世界第八位。这种数量与被引用次数的不对等让我们深思中国究竟有多少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被人们应用或者认可。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大多数科研项目中,其中一部分开支是用来购买实验仪器或者试剂的,但是中国“重科学轻技术”的文化使得中国技术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也就是说,我们的科研想法要借助于国外的科研平台才能实现。
其次,一个科研团队制造一些实验仪器其实并不难,但是在现行的科研评价体制中,写一篇高水平SCI的意义比徒手制作一个仪器要深远得多。从而导致中国的大量的科研经费流入国外的仪器或者试剂公司。
最后,重科学轻技术的科研文化导致一些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并不高,一些技术岗位的人力资源常常流失。
在现在的科研环境中,人们更看重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使得科研人员发表一篇科学文章的难度小于技术人员制造一台新的实验仪器,这种环境对科研人员晋级是有利的,但是对工程技术人员却很不利。此外,各种福利是与职称挂钩,许多高级工程师在感觉进一步晋级困难后逐渐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
技术人员需平等对待
事实上,科学和技术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技术推动科学发展,科学促进新技术诞生。就拿198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电子显微镜来说吧,它的诞生让人们能清楚地看到更精细的植物结构,这大大地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已认识到技术对科研文化的重要意义。例如,在加拿大汤普生河大学,技术和管理人员可以与科研人员得到同等的奖励和认可。
但是现阶段在中国,我们很难想象将一个研究员和一个工程师的待遇和地位相提并论。这实际上是封建思想影响的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物,这种思想导致的职称歧视也是不公平的。
因此,中国缺少长久且重大影响的科研成就,而这样的科研成就需要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互相配合。例如,科研人员的科研想法需要技术人员的新方法或者新仪器的验证。
将职称去福利化,给每个有能力的人进行合适的地位是中国科研评价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进行的改革。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程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