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煦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12-4-25 15:46:15
选择字号:
钱煦谈人生科研:要主动学终身学,还要善于合作

钱煦主讲

钱旭红与钱煦对话

钱旭红向钱煦赠送礼物“炼丹图”,此图展现了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化工等学科中蕴含的中华传统哲学思想。
 
4月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加州大学教授钱煦做客第52期文汇讲堂,主讲《科学与人生的七颗“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受邀出任对话嘉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愿意把我的人生作为一个案例,拿来和大家探讨。
 
北京出生-上海成长-北京求学-迁往台北
 
“我觉得有机会就要去尝试。”——16岁进大学。
 
1931年,我出生在北京,两三周后,父亲钱思亮从清华大学毕业赴美留学,母亲带着我留在北京,哥哥在上海跟着任地方法院刑庭庭长的祖父钱鸿业。因为有牵挂家庭的动力,不到3年父亲就拿下博士学位,回国到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授。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全家搬至上海,我5到15岁在上海,从小学念到高二上,上海是我人生成长最重要的地方。我读的是现在的长乐路小学,家住在法租界的延安西路模范村。珍珠港事变后,日本人占领法租界,后几年的生活非常辛苦。抗战胜利后,父亲随北大复校回北京,我在北京读高二下,因当时同等能力可报考大学,我觉得有机会就应尝试,就去考了。我很喜欢数学,觉得数字很有趣,但进数学系要考解析几何,那是高三的课,我就选了北大医预科。1947年,我跳高三,16岁成为北大学生。1948年我们全家去了台湾。
 
虽然命运充满偶然,但我敢说,无论留在大陆,还是去台湾,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自己的快乐,争取让别人快乐,无论在哪里,我都会积极向前。
 
台大学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念生理学
 
“喜欢的东西永远不要放弃!”——自学工程课程
 
我们到台北,父亲被聘为台大教务长,过两年做了校长。我进了台大医学院,分科时,同学都选择做临床医生,全班100人中唯我选了基础研究,我觉得了解疾病的机理可以拯救更多病人。其中,我对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生理学特别有兴趣。台大医学院的日子是很愉快的。尤其是认识了现在的妻子胡匡政,我们同岁,但因为我小学、中学各跳了一级,先上大学,比她早两年毕业。我非常喜欢她的活力、进取、高雅。毕业后,1954年,我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生理系进修。两年后匡政赴纽约受医师训练。1957年4月7日我与匡政结缡,是我一生的关键,我们始终恩爱有加。同年6月我拿到博士学位,诚如古人所云,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后来,两个可爱的女儿美仪、美恩出生了。
 
我在哥大的博士论文是交感神经系统在失血时代偿作用的机理,这篇论文包含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生理学,把我喜爱的两个领域结合在一起。后来我觉得血液的流变性在失血时也很重要,研究几年后鉴定了血液粘度的基本因素:血浆粘度、血球浓度、血球变形性和血球聚合。我一直喜欢数学,单只学生理学觉得不够,就选择了一些接近数学的工程课程;这证实如有兴趣可从零学起,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所以,喜爱的事情不应放弃,与人的关系也一样。
 
哥大:医学-工程-分子生物
 
“学科的交叉与科际之间的合作推动我不断朝前走。”
 
1967年,我在《科学》杂志同期发表了三篇关于血球粘弹性的文章。它们促成了我和Richard Skalak的合作。我们同在哥大任教,但此前未曾谋面;他读了这三篇文章后,说应合作。我跑到了几千里外,他正在做休假研究的瑞典见面。后来回到哥大就开始了可贵的30年合作和友谊,没有他我不会进入生物工程。对此,我深怀感激。我常说任何事没有人际的合作就不容易成功,做人和做科研同理。
 
我们研究红血球膜变形,用生物实验的方法来看毛血管里的血液流动对血球变形的影响,跟工程理论模拟做对照。又从红血球的聚合研究看血球之间能量的平衡,也是用生物实验和工程理论交叉研究。
 
其后我进入到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和纽约市立大学教授Sheldon Weinbaum合作也长达30年,我们研究大分子通过内皮细胞传递进入血管壁的机理,因而了解低密度血脂蛋白怎样进入血管壁堆积起来,演变成动脉硬化。
 
1980年初,我觉得应该进一步了解分子生物。我去上分子生物学课,但觉得没有基础不易懂,就拼命自学,学通后组织研讨会,由我主讲,并请工业界来做实际的研习班。我最满足的是,多年后不少人告诉我,他们是因为这样的研讨会才入行的。
 
在哥大期间,有一年半(1987年初到1988年中)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创办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现在它已经成为远东相当有地位的生物医学科学研究单位。
 
那段时间,我的女儿们成长,常会找我谈,我总是以此为优先,不管怎么忙都会和她们谈。她们现在为人母也这样做,这是关爱的传递。
 
加州大学圣校:建十校联盟自建生物大楼
 
“找准血流的方向和人生找对努力的方向一样重要。”
 
1989年,我转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我对哥大和纽约有很深的感情,临走,哥大赠送了我一把校椅以表惜别。哥大是一所好学校,但圣校正处于发展的好时机,当时在圣校的冯元祯先生刚要退休,他是公认的生物力学之父,现92岁仍健在。我去圣校后,做了群体研究计划和博士及博士后训练计划,得到Whitaker基金会资助加强教授阵容和研究设施,并建立工业界合作计划,1994年成立了生物工程系。后来从Whitaker得到了造新楼的奖金,加上几个基金会的捐助,得以建造生物工程大楼,去年全美评鉴,圣校生物医学工程居全国之冠。加州大学有十个校区,我促成建立联合生物工程研究院,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每年在不同的校区轮流办研讨会,已经轮了一圈,开始轮第二圈。这又显示人际关系合作及单位合作的重要。
 
到了圣校,研究主要关注血流的动力和血管的伸张力对内皮细胞分子讯息传递、基因调控及功能表达的影响。在主动脉,血流的线是直的,直流对动脉硬化有保护作用;在血管分支,血流打漩涡,这样的湍流对动脉硬化就有导发作用。我们的研究结论是血流的方向非常重要。其实做事也一样,有方向,我们的努力就会成功,没有方向,不大容易成功。所以,从人生可以领悟到学术,从学术可以领悟到人生。
 
打高尔夫的奇迹和篮球赛的启发
 
“轻松状态下能取得超常成绩,团队合作相互鼓励最重要。”
 
做研究出成果必定是团队同心协力的结果。因此,我很看重为研究团队服务。在《钱氏家训》里有“不宜仅对个体有利,更要对团队有助”的原则。我在生理学、生物工程、生物流变学等领域担任会长,为同仁们服务,极为愉快。2005年,我主持国际生理学会联盟在圣校的大会,那时,就有很多来自中国的代表。
 
运动有助于对人生的了解。我有一位朋友加入了一个高尔夫球会,但因无人陪他,从来未上过场。我自告奋勇带他去打。我说打高尔夫球的要点是放松,示范时我真的放松了,第一洞是四杆标准,我居然只用了两杆就打进洞了,得到极难得的“鹰”奖。此后,我刻意想再创辉煌,结果反而不如平常。由此可见,人要放松,不要刻意追求很多,如果有潜力,放松发挥,一定会成功。
 
在台大医学院时,我参加篮球队。与校中其他学院比赛,十次中有七次失败。我从失败中学到很多:团队如何合作,如何面对失败,不要相互抱怨,而要相互鼓励。这些经验都用在后来的学会工作中。
 
人生有很多分叉点,我们应该有方向。可是,有时需要变更方向。无论怎样的方向,我们都应该尽力去做,追求自己可达到的最好程度,希望能对社会人类有些贡献,这其中的名利是无法也不应刻意去求。我有幸得到很多荣誉,其中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美国工程师学院的“创始者”奖,因为我并没有工程学位,而得到了这个给全美国最佳工程师的奖;这也表示主动学习,继续学习的重要。去年,奥巴马总统颁给我“国家最高科技奖章”,是我未料到的最高荣誉,那天,我们全家,两对女儿、女婿和六个外孙女在白宫合影留念,是一个珍贵的时刻。
 
科学与人生的七颗“心”
 
“心在凡事能成功,心不在凡事都不能成功。”
 
最后我要强调人生和科研中的“七颗心”(用英语表示可称为7C)。热爱Compassion、投入Commitment、了解Comprehensive、创造Creativity、合作Cooperation、沟通Communication和完成Consummation。
 
1,热爱,我们要爱工作,以喜爱甚至娱乐之心去做,要爱我们的家,爱人群,爱社会,爱是从心发出的。
 
2,要投入,全力以赴献身科学、研究、教育、服务,要追求卓越,在能力之内达到最好境界。
 
3,要平衡优先的顺序。要了解自己,然后有效运用时间,每人一天只有24小时,但运用效率可大幅提高。我们要随时随地学、终身学、主动学;大学里不只是学习课程,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继续终身学习。如胡适所说,为学要如金字塔,又能广大又能高。
 
4,研究最要紧的是创新,怎么去做?如学得广,可将其他领域中的最新发展融入自己的研究中,实践时要用最直接,最有决定性的方法,才能让人信服。
 
5,人不能成为孤岛,所以要有合作。付出60%,只希望收回40%。不希望任何收获是最快乐的。要大我与小我共重,团队与个人并尊。
 
6,沟通很重要,写和说都是关键,英文和中文中同样重要,需不停地求进步。
 
7,最后一点是要完成,行百里者半九十,结束、完成最不易也最重要。以足球为例,不管传球多漂亮,没有踢进还是零。
 
这七颗“心”就是全心热爱、决心投入、用心了解、精心创新、同心合作、推心沟通、尽心完成。每一条都由心而生。科学与人生,万事存乎一心。心在,凡事都能成功。

1 2 3 下一页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