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中(右二)出席上海纽约大学奠基典礼(2011年3月28日摄)。新华社发(钮一新 摄)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外合资企业早已司空见惯,中外合办高校也风生水起。然而,首座中美合作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依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昨天,解放日报记者专访了上海纽约大学拟任校长俞立中。
记者:华东师大与纽约大学共建一所全新的、独立的大学,无疑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扩大开放,有利于引入国际先进教育资源,不过也有人担心,中美合办高校会不会“西风”压倒“东风”?
俞立中:上海纽约大学将是多语言、多种族、多元文化汇聚的国际化大学。当然,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是完美的,来自两种不同教育体制的中美大学,在合作中必然各有诉求,甚至产生不同意见和一定矛盾。但“和而不同”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我与美方校长已达成共识,双方将上海纽约大学视为共同的事业,凡事多加沟通探讨,相互尊重与谅解。在上海纽约大学跨文化交融的教育环境中,不存在“西风”压倒“东风”,或者“东风”压倒“西风”的状况。我们只有在比较、反思以及理性批判中,才能形成真正的文化价值趋向,并扎根于师生心中。
记者:许多高校把国际交流合作看作是提升学校实力的一种路径,国内一些大学也希望与纽约大学合作办学,是什么促成了华东师大与纽约大学的合作?
俞立中:当今世界已出现全球化趋势,大学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培养应对这一挑战的国际化人才,我们的学生应该具有国际视野,能在文化包容、交流、理解中与人合作。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应在国际化环境中,与不同国别和教育背景的教师相互砥砺、激发智慧。在这一点上,我们与纽约大学理念一致,这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早在2006年,纽约大学就在华东师大设立纽大上海中心,作为其海外教学点。从最初二三十个学生来华,发展到如今每年两三百个纽大学生与华东师大学生同校学习。此外,巴黎高师、里昂商学院等世界名校也与华东师大结为合作伙伴,丽娃河畔已设立国际教育园区。
记者:您从华东师大本科毕业,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获得博士,2006年出任华东师大校长,您是怎样推动学校国际化进程的?
俞立中:大学教师培养学生,当然自身也要具备国际化素质,勇于打破单一文化的隔阂与界限。近年来,华东师大约2000名专任教师中已有300多名赴海外从事教研至少一年,其中青年教师在任教5年内须赴海外访学一次。甚至行政人员也被外派,比如去纽约大学对应岗位挂职,从财务到教学管理皆有。华东师大近五年的目标是,让四分之一的本科生都有海外游学经历,每年把800到1000名本科生送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学习一学期。
记者:上海纽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如何共享资源?
俞立中:在上海纽约大学成立初期,将充分利用华东师大在沪教学及科研设施。另一方面,华东师大也可能在上海纽约大学全球招聘的高水平师资中双聘一部分教授,强化提升师大师资队伍,同时上海纽约大学部分课程也有望向华东师大学生开放。当上海纽约大学正式投入运转后,我将卸任华东师大校长,现在是站好最后一班岗。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