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周炜、高楚清)近日,浙江大学出版社编制出台《学术著作出版规范》,针对学术著作出版的过程,对书稿的格式、要素、流程和版式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据了解,这是我国出版社出台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出版规范,于4月1日起在浙大社试行。
浙大社总编徐有智指出,目前,国内一直缺乏对于学术出版过程的规范,这也是目前国内学术出版数量多、质量低,“不差钱”却“差学术”广受诟病的原因之一。浙大社希望通过执行规范,一方面能提升原创科技出版的水平,打造学术出版的精品力作;另一方面,要使国内的学术著作接轨国际高水平学术出版体系,让“学术走出去”成为“文化走出去”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规范制定之前,浙大社对国际著名的出版集团的相关规范进行了调研,并在国家已有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书稿必须序、前言、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索引(关键词)以及摘要等要素齐全。此外,规范特别针对索引部分列出明确要求,包括“列出200~500个关键词索引”等,便于读者查阅。
浙大社社长傅强表示,今后在确定选题、审议书稿时都要必须邀请至少两位国际同行进行评审。据了解,这也是国际出版界学术出版的通行做法。
目前,浙大出版社正与全球著名的科技出版集团——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出版《中国科技进展丛书》。这一丛书的出版过程遵照了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制定的出版规范。“这个过程让我们很受启发。”浙大出版社版权经理伍秀芳说,自2006年项目启动以来,《中国科技进展丛书》已出版原创英文科技图书38种,还被摆上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等西方主流图书馆的书架。
眼下,浙大社打算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据了解,第一阶段将率先在与国外知名出版社合作出版的高水平原创性自然科学著作中实行;第二阶段,将扩展到“浙大高水平学术著作与教材出版基金”资助的自然、技术、人文社科等各个学科的学术著作;第三阶段,将实施范围延伸到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规划的重点学术著作出版中。
《中国科学报》 (2012-04-04 B2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