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凯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26 9:19:32
选择字号:
郭凯:今天我们怎样写科幻史

 
■郭凯
 
近两年,两位英国学者的科幻史著作,亚当·罗伯茨的《科幻小说史》和布赖恩·奥尔迪斯的《亿万年大狂欢》的中译本相继在国内出版,西方科幻史学术著作首次集中进入中国,国内科幻研究领域终于有机会参照西方著作,系统地比较和讨论中国科幻史应该怎样写了。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对于科幻有种种争论:科幻是科学还是文学?科幻中的科学知识是否应当准确无误?这些问题或已被解答,或在探索中。理论探索依赖于原材料的丰富,科幻史则是贯穿众多原材料的纽带。科幻文学自晚清进入中国,百年来有无数本土创作科幻作品出现,但国内始终没有一部详细的、学术性的中国科幻史。
 
事实上,国内对于本土科幻的挖掘、整理与归纳并不曾松懈,但弱点在于方法论缺失。作为一个新兴学科,须向其他领域借鉴理论和方法,何种视角更适合于书写科幻,须实践探索。对比这两部西方科幻史著作,于今天书写中国本土科幻史意义重大。
 
罗伯茨的《科幻小说史》是部新作,所涉作品从古希腊戏剧延展到2005年的科幻电影。作为伦敦大学一位野心勃勃的青年学者,罗伯茨试图提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去容纳和解释我们所知的一切科幻现象。首先,他认为不存在某个确切的作品,宣告着科幻的诞生,科幻的定义始终在流变,而流变的线索是可以把握的,科幻史的意义,在于描述这些被我们认为和科幻有关的文学作品是怎样从古代演化成今天科幻的样子:最初它可能是上天入地的神话、旅行故事、乌托邦想象,在这些故事中涉及古人想象中宇宙的结构,旅行所依赖的新技术,以及旅行所见的新的社会形态,随着现实中人类宇宙观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这种幻想故事不断变化着面貌。
 
其次,罗伯茨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领域来,每描述一个时代的科幻相关作品,都要讲述这个时代人们所持有的解释世界的知识结构如何,这些作品如何反映当时人们对于这些知识的思考。他将科幻文学发展最重要的节点放在哥白尼的时代,日心说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有限宇宙的水晶天层,它不仅在思想史上是对传统宗教和世界观的巨大冲击,更直接的影响是让文学中的旅行和描述可以达到从前难以想象的更遥远的地方。
 
最后,罗伯茨描绘了一个两极延展的结构:科幻文学的世界如同一条卷轴,一端是最为严肃的,罗素意义上的真理式的“科学”,另一端则是经波普尔的冲击和费耶阿本德的发展,有着高度自由化想象空间的“科学”,它甚至可以是纯粹的奇幻,而绝大多数的科幻作品,都分布在这个卷轴两端之间的广阔领域,罗伯茨整部书所涉及的历史上的科幻作品,都成为这个理论的例证。
 
奥尔迪斯的《亿万年大狂欢》所涉作品,时间跨度比罗伯茨短,自18、19世纪之交开始,到此书所成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止,古代和当下部分只有简要回顾和补充,篇幅却是罗伯茨那本两倍以上。作者本人作为科幻史上影响力巨大的作家和评论家,对科幻领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极为详尽,其论述旁征博引,充满着个性化点评。此书在上世纪70年代初版时,是针对普通读者所写,当时科幻还未成为学术界研究对象,几十年后,它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科幻史著作,许多论断如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玛丽·雪莱1818年出版的《弗兰肯斯坦》,今已是科幻界定论,并正在迎接新挑战者的质疑。
 
与罗伯茨诉诸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理论不同,《亿万年大狂欢》经典地位的确立,在于其人本主义文学本位。奥尔迪斯拒绝将科幻起源定位于哥白尼、开普勒式的天文发现和旅行故事,那些东西距离文学的核心“人”太为遥远。科幻小说作为文学,植根于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哥特文学传统。他从生活于18世纪英国的,并不为人们熟知的伊拉斯马斯·达尔文(进化论提出者的祖父)生平讲起,讲述他所处的那个科学与艺术尚未分离的,进化论、工业革命与哥特文学交织的特殊时代,从而延展到在那个时代出生的玛丽·雪莱。奥尔迪斯以作家传记的手法描绘玛丽生平,她悲惨的命运、成长所接触的恐怖神秘的哥特小说,以及新兴的化学知识。后者使得玛丽所写的这个科学家创造怪人的恐怖故事成为了第一篇科幻小说,而这部作品所携带的哥特主义色彩,那种不同于主流文学秀丽之美的崇高恐惧之美,成为后来科幻文学的灵魂,并在新媒体时代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部分。随后科幻的发展演变都是这种美感的延续:它在20世纪分化为《时间机器》般严肃进行科学、宗教和社会反思的威尔斯式科幻,以及《火星公主》般逃离城市,浪漫幻想的巴勒斯式科幻,又在30年代科幻商业杂志浪潮中,带着其作者和读者从主流文学中分离,成为独立文学社群。
 
书写历史,需要多元化的理论视角,什么视角最适合中国科幻?
 
罗伯茨提供的是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视角,中国科幻已讨论过太多科幻是科学还是文学的问题,这些问题今天似已经过时,它们之所以曾让我们迷惑,也许是因为我们对于何为“科学”理解不够深刻,也不统一。对于科学这个诞生于西方的知识体系,我们缺乏对于成长演变的历史细节的了解,将许多的幻想和期望名不副实地加于其上。从上世纪30年代的“科玄大战”,80年代的李约瑟问题,到今天中医存废和转基因问题的争论,反映出了在中国,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群对于“科学”本身认识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的人群对何为“科幻”绝不会有一致的认识。如果科幻史的书写者对于这些差异缺乏了解,就无法深入理解科幻现象。
 
奥尔迪斯所提供的是文学与文化研究视角。他书写的科幻史是感受式和体验式的,文字中充满着生命,绝不脱离开文学和文化本身谈论科学。他更关心的是科学作为一种要素,进入文学后所能唤起读者心中独特感受,并探讨科学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后,这种感受是如何演化的。科幻当然与科学有联系,但它首先是一个文化分支,解读科幻,需要在文学史和文化史本身追根溯源。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始终有争论,但是否有文化,则毋庸置疑。
 
两本科幻史均未涉及中国科幻,也许是因为成书时,作者眼中并不认为中国有足够影响力的科幻作品。不过,罗伯茨的书中有关于苏俄社会主义风格科幻,以及日本科幻中东方色彩的讨论,这些都与不同时期的中国科幻相关联。奥尔迪斯更是在其书中文版的献词中说,“将此书献给正在急速变化中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着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各个领域与阶层间的剧烈碰撞,这个国家对于未来世界变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而一切都显示在极其擅长表现此话题的科幻作品中。刘慈欣、韩松等国内最优秀的一批科幻作家,影响力正在世界范围扩展,而他们背后有着悠久的中国本土科幻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些历史,等待着我们用不同的视角去发掘和书写。(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
 
《中国科学报》 (2012-03-26 B3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蒲瓜基因组组装研究获进展 《自然》(20241205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主桥完成荷载试验 植物入侵影响热带珊瑚岛土壤碳库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