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晓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27 8:36:54
选择字号:
江晓原:为何如今科幻不许我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江晓原
 
为何如今科幻作品中见不到美好的未来?
 
早期的科幻小说,比如儒勒·凡尔纳在19世纪后期创作的那些作品,对于未来似乎还抱有信心。中国本土的科幻创作,则可以从晚清时期算起——当然是从对凡尔纳之类作品的模仿开始,曾长期处在乐观的传统之下,作品大都是想象未来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人类社会如何美好、我们生活如何幸福。在这种传统下,科幻作品的任务似乎就是为读者或观众描绘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物质极度丰富的美妙未来世界。
 
不过,被奉为西方科幻小说鼻祖的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818年)中,就没有什么光明的未来。就是凡尔纳晚年的作品,也开始变得悲观起来,被认为“开始趋向阴暗”。对于未来世界的信心,很快就被另一种挥之不去的忧虑所取代,人类的未来不再是美好的了。比如英国人韦尔斯的著名小说《时间机器》(1895年)中,主人公乘时间机器到达了公元802701年的未来世界,但是那个世界却是文明人智力早已退化,被当做养肥了的畜牲随时遭到猎杀的暗淡环境。他的另一部著名小说《星际战争》(1898年)中,地球人几乎被入侵的火星人征服。
 
在近几十年大量幻想未来世界的西方电影里,未来世界根本没有光明。这些作品的主题总是资源耗竭、惊天浩劫、科学狂人、专制社会等。这些作品中的科学技术,不是被科学狂人或坏人利用,就是给人类带来灾祸。
 
对未来乐观的思想基础
 
对未来乐观的第一个原因是,在我们以前习惯的概念中,一直将科学想象成一个绝对美好的东西,从来不愿意考虑它的负面价值或负面影响,也不愿意考虑它被滥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事实上,一个绝对美好的东西是不可能被滥用的,无论怎样使用它都只会带来更多更美好的后果。由此产生的一个实际上未经仔细推敲的推论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永远是越快越好。我们又将科幻视为科普的一部分——只是为了让“小朋友们”喜闻乐见,所以使用了幻想的形式。科幻既然是科普的一部分,它当然必须为我们描绘一个因科学技术发达而带来的美好的未来世界。
 
另一个原因,则是传统的唯科学主义的强大影响。唯科学主义相信世间一切问题迟早都可以靠科学技术来解决,这就必然引导到一个对人类前途的乐观主义信念。在这个信念支配下,人类社会只能越发展越光明。这种朴素的乐观主义信念,和早年空想社会主义颇有关系。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的辉煌胜利,使许多人相信自然科学法则可以应用于人类社会,比如法国的圣西门、孔德等人就是如此。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事实上深刻影响了此后两个世纪的历史进程。
 
如何理解西方科幻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悲观传统?
 
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味给科学技术歌功颂德只能流于浅薄庸俗,而悲观的态度和立场更有助于产生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虽然这确实是事实,但仅仅这样来解释西方科幻作品中普遍的悲观是不够的。要深入理解这种现象,必须和西方近几十年流行的某些后现代思潮(比如反思唯科学主义等等)联系起来思考。
 
如果我们不再将科幻视为传统“科普”中的低幼读物,而是视为一种对科学技术进行深刻反思的文学载体,而且这种反思几乎是任何其他文学类型无力承担的,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西方科幻作品中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悲观传统。事实上,这种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已经形成了某种不成文的“创作纲领”,每一个进入这一领域的创作者,都会很快意识到,目前在该领域中只有这个纲领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也就能够合理地解释,当代中国的科幻创作者在改革开放之后,为何一旦与国际接轨,也就普遍接受了这个纲领。
 
几年前我提出了“科幻的三重境界”,正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幻创作中反思科学技术的纲领为何一枝独秀,并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科幻的第一重境界是科学。有人喜欢将科幻分成“硬”和“软”,那种有较多科学技术细节、有较多当下科学技术知识作为依据的作品,被称为“硬”,而幻想成分越大、技术细节越少,通常就越被认为“软”。通常越是倾向于唯科学主义立场的人,就越欣赏“硬”。第一重境界的极致,是预言了某些具体的科学进展或成就。这与先前将科幻视为科普一部分的观念也是相通的。
 
科幻的第二重境界是文学。目标是要让科幻小说得以侧身于文学之林,得到文学界的承认和接纳。这种追求在中国作者中也非常强烈。在一些关于科幻的老生常谈中,也一直想当然地将科幻的这第二重境界当做创作中的最高境界,却不知它其实并不值得科幻作品去汲汲追求。
 
科幻的第三重境界——也是最高的境界哲学,是对未来社会中,科学技术的无限发展和应用进行深刻思考。科幻作品的故事情节能够构成虚拟语境,由此引发不同寻常的新思考。幻想作品能够让某些假想的故事成立,这些故事框架就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思考空间(这方面小说往往能做得比电影更好)。因为有许多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语境中是不会被思考的,或者是无法展开思考的。
 
然而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科幻作品在另一方面的贡献更为独特,是其他各种作品通常无法提供的,这就是对技术滥用的深切担忧。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至少可以理解为对科学技术的一种人文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幻想作品无疑是当代科学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现在看来,至少在文学艺术领域中,似乎也只有科幻在一力承担着这方面的社会责任。
 
《科学时报》 (2011-12-27 B3 读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