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考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学自主招生进入了第十个年头。如果套用“十年磨一剑”这句俗语来形容,自主招生这把“剑”磨得并不太亮。不论是复旦大学的“千分考试”、北京大学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还是“北约”、“华约”、“卓越”等联盟,人们总是有赞同、有期盼,也有质疑、有忧虑,始终是褒贬不一。自主招生为什么难以赢得喝彩和掌声?症结就在于目前面临的困境和难题。
不夸张地说,从这项改革的出台之日起,自主招生就遇到了“信任危机”。在许多人看来,此举思路很好,但不太现实。在缺少诚信的社会环境下,所谓的自主招生,一不留神就会变成“人情招生”的代名词。要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增加面试环节是必然的,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考查学生素质,自主招生才名副其实。然而,面试的弹性很大,各校的标准不一,似乎给“打招呼”、“走关系”留出了余地。怎样杜绝“人情招生”之弊、打消“诚信缺位”之虞?这的确是目前自主招生政策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自主招生似乎只是城市学生的游戏,偏远山区、农村地区的孩子似乎很难参与这场竞争。这是因为,这种招生的评价标准、考察方式乃至名额分配,都明显倾向城市学生,显然对农村孩子不利。自主招生的原则是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学科特长等。这种原则值得肯定,但在应试教育环境里,偏远山区、农村地区的孩子在这些方面普遍比不过城市学生。而且,目前学生参加自主招生的成本比较昂贵,仅是差旅等费用对农村家庭就是巨大压力。因此,自主招生面临的“公平危机”也不容忽视。
高考制度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这项制度的设计相对严密,用分数这一把尺子作为标准相对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人情招生”,对弱势群体也“不抛弃、不放弃”,相对自主招生而言比较公平公正。在当下,这样的观点非常具有普遍性,不少人坚信高考“不是最好的制度,但也不是最坏的制度”。受这种民意的影响,一些大学在进行自主招生时畏葸不前,在命题、考试、评价等方面仍走高考的老路,等于把一次高考变成了两次,非但不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考试负担。许多考生和家长抱怨说,与其这样走回头路,还不如不改。的确,如果自主招生走回头路,与高考如出一辙,迟早也会像高中会考和春季高考一样,成为一种“鸡肋政策”。
自主招生改革虽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惑,但是,这些问题并非自主招生政策自身的问题,恰恰是由于改革不彻底造成的。不论是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着眼,还是从高等院校选拔培养优秀人才考虑,高考改革都势在必行、不可动摇。只有抱定这样的态度,深入研究、改进完善自主招生制度,这项改革才能经住考验、获得信赖、赢得喝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