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蔚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13 8:35:21
选择字号:
记统计学“大家”吴建福:成就与风范

 
■本报记者 洪蔚
 
第一次见到美国工程院院士、乔治亚理工学院工业及系统工程系讲座教授吴建福,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消瘦与温雅,一场谈话下来,记者发现在他的温雅背后,蕴藏着旺盛的精力,以及敏锐、活跃的思维。
 
投身统计学多年,他严谨、执著的学风,深受同行的推崇。
 
面对“质量的世纪”
 
吴建福生长在中国台湾,大学毕业后,他投身统计学。1987年,他就获得40岁以下统计学者的最高奖励COPSS会长奖。2011年度,他又获得了统计学者的最高荣誉——COPSS Fisher奖。迄今仅有4位学者同时囊括这两项殊荣。
 
近20年来,吴建福主要从事工业统计与质量科学的研究与应用。他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工业统计和质量科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和重大影响,是当代工业统计与质量科学的领袖人物。
 
在吴建福看来,由于缺乏现代统计学理论的支撑,我国的工业统计早已无法满足当代工业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吴建福介绍说,统计学是研究搜集、整理和分析实际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和知识的方法论科学,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国情与人口研究。16世纪以来,天文物理、社会经济和生物医学等快速发展,提出了大量的统计学问题,由此产生了许多统计学方法和相应的理论。到上世纪30年代,统计学发展成为成熟独立的学科,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到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军事国防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在我国,统计学从上世纪50年代刚刚起步,由于受到前苏联的影响,以及国力的限制等多种原因发展比较缓慢;特别是工业统计等应用性很强的领域,至今仍然比较落后。
 
“工业统计学在今日的中国所能起到的作用,将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国家。”吴建福说,“目前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正从依靠劳力、土地、资源优势的低成本制造,向高科技、高品质转型,工业统计作为质量科学的一个主要支撑,在其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1世纪又被称作“质量的世纪”,谈到与内地的合作,吴建福饱含激情地表示:为中国打造一个“全日科技联”,是他后半生的梦想。
 
血浓于水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吴建福不时地流露出对中国大陆的深厚感情。上世纪80年代,中美刚刚开始交往之际,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之间的关系,还处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之中。当时身在美国的台湾学者,绝大多数不敢与中国大陆的学者进行公开交往。
 
但是“血浓于水,同文同种”的民族感情,使吴建福顶住了政治压力,率先向大陆学者抛出了“科学橄榄枝”。
 
1980年,吴建福还只是威斯康星大学的一名副教授,研究经费不多,却先后邀请了数名中国大陆学者访问美国。不久后,吴建福有机会亲身来到中国大陆,在这里他感受到了中学时代从历史教科书中所体会出的历史文化氛围。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进一步加深。
 
在近30年中,有近40位国内学者受到吴建福的邀请,到美国访问研究,他们中大多数后来都成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到目前为止,吴建福共培养了35位博士,其中20多位是华人,有14位来自国内。
 
谈起国内工业统计的现状,吴建福认为目前国内统计学人才较少,大部分学者以理论研究为主,单打独斗。但工业统计在中国具有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完全可以超过西方,前提条件是工业统计要与工业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密切合作,紧密联系国家和企业的重大实际问题。为此,2007年在吴建福的积极倡导和直接参与下,中国科学院创立了旨在加强各学科领域与工业企业统筹合作的“质量科学研究中心”。
 
“1985年5月我第一次到中国来,到现在已经26年过去了。假如20年前的中国像个穷人,现在的中国就像个富人,或者快变成富人。”吴建福说,“从历史上看,要成为真正受人尊敬的科学大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这个国家及其科学界怎么对待科研成就和学术风范。”
 
传道、授业、解惑
 
吴建福学风严谨,对事业执著,被大陆同行交口称誉。对于目前国内的学术氛围,他认为其中存在一些不健康因素。国内许多学者,受环境压力影响,较片面地追求成就,追求数量,认为文章越多越好。但在他看来,一个学者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成就”属于“有所为”的范畴,科学家当然要追求成就,而“有所不为”的勇气与境界,则代表了一个科学家的风范。
 
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延续与秉承了古希腊的精神,在学术自由、挑战权威的精神鼓舞下,走出了中世纪的阴影,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对于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如何营造自己文化背景下的学术氛围,吴建福提出了一个“德”贯中西的思想。吴建福认为,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我们自己的文化土壤,也提供了优秀的精神滋养。例如,来自儒家的“修身”理想,在目前国内考评体系不佳的状况下,有利于科研人员进行自身调节。吴建福说,儒家思想要求人,不仅依赖于外在世界的评价尺度,要更注重个人内心的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规范人们自身的行为。
 
吴建福既是一位执著的学者,也是一位尽职的“师者”。他创建“质量科学研究中心”的初衷之一,就是要为我国培养工业统计人才。在他看来,在中国的文化中,做一个尽职的老师,远比西方文化所要求的要高得多。他不主张美国式的师生关系,他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缘分”不应该随着论文的完成而终结。相反,儒家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扶助人才成长。
 
尽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做法,已经不切合当代的现实,但这种“终身”的师生关系,却是可取的。老师可以利用学术长者与先行者的资源与经验,长期辅助学生,帮助他们攀登学术的高峰。吴建福与自己的大多数学生保持着终身的交往,在他们需要时随时加以援手。在他的扶持下,他的学生中,有13位取得了“会士”的荣誉,攀上了学术高峰。
 
对中国大陆科学发展的建议,吴建福突出了一个“新”字,求“新”是科学的本质,不要对新的东西视而不见,这样才能成为科技大国。
 
人物介绍:
 
生于中国台湾新竹,197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数学系,1976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得统计学博士。1977~1988年任麦迪森威斯康星大学教授,1988~1993年任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统计与精算学系的通用汽车讲座教授,1993~2003年任密歇根大学讲座教授。目前担任佐治亚理工学院工业与系统工程系的可口可乐讲座教授。
 
1987年获得COPSS奖(国际统计学40岁以下学者的最高成就奖),2000年被选为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2004年作为第一位统计学者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统计学者。此外,他还获得过多项国际顶级奖励。
 
《中国科学报》 (2012-02-13 B2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