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位专家遭到网友炮轰,口诛笔伐接踵而至,冷嘲热讽不绝于耳。
一位是中国社科院的唐钧教授,因其在电视节目上解读两起农民工冻死事件时面带笑容,被网友批为“冷血无情”。另一位是北京大学的李可基教授,在茅台集团的记者招待会上,称塑化剂标准不科学、三聚氰胺是无毒物质,此论一出,舆论哗然。
唐钧事后回应说,他平时的面相就是这样,做节目时未刻意注意表情。辩解貌似入情入理,但仍然难以驱散舆论疑云:即使是天生面相难自弃,谈到农民工冻死时是否应该自觉收敛?而李可基在向公众致歉之余,称仍然坚持自己观点。
专家这是怎么了?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民族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不只是注意自己的脚下。而专家学者往往被寄予这样的期许。两位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为何在舆论场中竟如同过街老鼠一般?其实,专家还是那个专家,只是舆论环境已经“换了人间”,两位专家的惨淡际遇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专家应该如何说话?
首先,应该顾及公共表达的道德关怀。有人说,看法比表情重要,专家的智力贡献才是最重要的,面相悲戚也不能让冻死的农民工起死回生。这样说也有几分道理,然而,知识虽然没有道德属性,但是研究知识的人却有人性温度。更何况,网络舆论对弱者有一种天然的同情,“微笑局长”终被民意掀翻不是殷鉴不远吗?专家发声,又怎能只有冷冰冰的专业建议,而缺少作为一个人的道德关怀呢?
其次,应该处理好学术表达与公共表达的关系。学术研究“居于大学之中,长于专家之手”,并不是大街上妙手偶得的寻常之物,与公众总是隔着一层。也许,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李可基的确能够为其“雷语”提供充分证据,但是当专业意见与公众常识存在出入,是不是就要高扬学术大旗,对公众常识彻底颠覆?事实证明,缺少论证、简单抛出雷人结论,只会刺激公众神经,引发对专家本人乃至其价值立场的怀疑。
站在学术角度,语言的奔放反映了思维的开阔,专家说话尽可以云卷云舒皆在我、花开花落总随心。但是话语一旦进入公共空间,就应该充分考虑公众感受和社会影响。
学术表达如何对接公共表达,想在公共空间表达意见的专家都应该思考:有话如何好好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