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玲
■本报记者 成舸 通讯员 廖芳 徐淑芳
付玲从我国第一所建有工程机械系的吉林工业大学博士毕业时,是在1998年。那一年,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剧变的“前夜”:大半江山被国外品牌占领,国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一时无力改变这种现状,本土企业则在暗暗积蓄力量。
3年后,就在付玲仍然思考着自己未来的事业时,地处湖南长沙的中联重科进入了她的视野。
人才和求才者的相遇,令彼此都感到兴奋。
企业中的“科技之花”
2002年年初的全国工程机械年会上,付玲结识了时任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副院长的龙国键。
从龙国键那里,付玲得知,从该研究院转制而来的中联重科刚上市不久,正当用人之时。付玲心想:既然企业有经费缺技术,高校有技术却缺平台,如果将基础研究拿到企业来做,会不会不一样呢?
经龙国键介绍,付玲和中联重科时任董事长詹纯新进行了一席简短的谈话。
当年7月,付玲决定放弃大学教师的职业,成了中联重科的一名技术骨干。
詹纯新对她所说的“为你提供最优的环境,做你想做成的事业”这句话,付玲至今仍记忆犹新。
一到中联重科,付玲便瞄准当时最难“啃”的路面机械新装备研发,率领课题组开展攻关。
通常,获取机械制造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直接购买,二是通过企业并购,三是自主研发。在付玲看来,第一种途径最简单,但最不可持续,而第二种途径又有赖于企业实力和时机。
有了付玲的加盟,中联重科选择了第三种。
研发进展大大超出了预期:仅用了8个月,国内首台沥青路面就地再生加热机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全球有能力研制该装备的四个国家之一。
又过了3年,世界第一台热风循环加热综合式复拌机在中联重科问世,付玲梦想的一幕成了现实:在坑洼不平的老沥青路面上,一辆列车式样的重型机械以每小时200米的速度开过,很快,一条全新的道路展现在眼前,6小时后便可通车,整个过程没有烟尘,也不产生废料。
技术管理的领军人
很快,付玲迎来了角色的转变。2008年,她出任中联重科技术中心结构研究室负责人,开始转向共性技术研究。
两年后,她被任命为中联重科研究院副院长,负责整个集团的技术研发。正是在这一时期,中联重科的研发路线开始发生悄然转型。
付玲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推动“标准化”。
两个月后,一场从集团高管到普通员工参与的“标准周”活动在全公司展开。在付玲眼里,在企业做产品,同在研究室做实验一样需要“精准”。
“标准周”之后是“知识产权周”。科研出身的付玲,对于专利的重要性有着异乎寻常的直觉。
对每一个报送上来的项目,她能立即判断出哪些环节能产生专利。在她的直接指导和严格要求下,2011年,中联重科的专利申请量从前一年的160件迅速增至1600件,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行业第一。
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女帅”
如今的中联重科,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行业标准主导者。
2012年7月,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由英国迁往我国长沙,中联重科成为秘书单位,付玲主持秘书处工作。
2012年8月,中国首个工程机械电磁兼容安全标准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工程机械产品出口认证时电磁兼容测试全部依靠欧美标准的状况被打破。
电磁兼容标准的出台,得益于付玲领导的“973”计划课题“工程机械关键电气零部件电磁兼容能力研究”。
与此同时,在中联重科,大型工程机械上的用钢强度已达到960至1100兆帕,而我国国家标准仅对460兆帕以下强度的钢结构有设计标准,国外高强钢结构的设计标准对中国又是封锁的。于是,在另一项名为“超高强钢桁架臂稳定性研究”的课题中,付玲和她的团队从高强钢结构的稳定性、疲劳特性等展开研究,逐步建立设计标准。
现在的中联重科,已成为国有科研院所转制的一个成功“范本”。而当年的女博士付玲也实现了自我超越,华丽“蝶变”为中联重科副总工程师和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成为我国工程机械制造龙头企业的一位“女帅”。
《中国科学报》 (2012-11-07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