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静
“我洗洗脸就下来。”电话那头传出了一个回音。
1月3日上午,没事先联络,《中国科学报》记者来到多次采访过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正在值班的办公室主任苏小兰了解记者来意后,拿出一份表格,介绍所里假日值班人员的情况。假日里,这个所每天约有30人必须在岗,岗位职责一一明晰。
随后,她立即电话联系人员临时接受采访。
接听电话的是并没有安排值班的科技发展部副主任蒋长胜,苏小兰没想到他在办公室。
“他经常住在所里吧?”记者问。
“可玩命了,很少回家。”苏小兰说。
不一会儿,瘦高个儿、大眼睛、头发稍显蓬乱的蒋长胜,笑呵呵地来到记者面前。
“在做啥呢?”记者问他。
“自己的事儿,不值一提。前几天没整理完的工作笔记,再整理一下。”他说。
“可不可以去你办公室看看?”
“别去了吧?太乱,也没啥可看的,就一折叠行军床。”
记者不再强求,但明白,“住办公室”一定是这里不少人的常态。
“1号日本发生7级地震,能否介绍是咋回事?”
“陈运泰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做了不少工作。”他说。
这时,接到苏小兰电话的副所长张东宁也从家里赶到了研究所,应对记者的突访。
关于元旦发生的日本7.0级地震,他们拿来了几张研究人员绘制的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结果给记者讲解。
日本此次地震发生在去年3月11日日本本州9.0级地震的余震区,逆冲型的机制解与地震所处的板块俯冲边界的力学机制很吻合。研究人员根据这个结果,还可开展进一步的地震动预测图计算,并评估可能的灾害损失情况。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在震后自动发送给张东宁的地震速报短信,他仍然保存着:01月01日13时27分,在日本本州东部海域,北纬31.4度,东经138.3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360公里。
接收到速报信息后,研究人员按照预案规定的不同任务的启动条件,快速有序开展工作。
张东宁介绍,作为中国地震局的科研机构,研究所首要贯彻执行“震情第一”和“下次地震比上次地震做得更好”的要求,以震情为主线、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强化地震应急服务的能力、不断丰富和研发震后科技支撑产品、灾情获取和灾害损失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实际上,正在实施的《地震应急处置科技支撑预案》除强调应急机制外,更强调科技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进步。
根据研究所正在实施并不断修正的《地震应急处置科技支撑预案》,国内外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地震发生后,包括震源机制解、震源破裂过程、余震序列精定位、地震动预测图、社会地震学背景资料、历史地震和构造背景等一系列科技成果,由承担任务的专家快速完成,并在两小时内公布在网上。
这些结果将为地震现场救援、灾害损失评估、强余震预测、灾后重建等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并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地震现象的理解。
“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张东宁说。
陈运泰研究小组成员刘超博士,在1月1日去安徽滁州参加同学婚礼途中,收到了此次日本地震的信息。在路上,他立即按照预案规定的任务,利用随身携带的便携式计算机和无线上网通讯设备开展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发送给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这样在旅途和家中随时开展工作,对于地球物理所的科研人员而言,早已司空见惯。除配备了3G无线上网卡、利用VPN技术接入网络外,预案中还包括了人员的替补和备份机制,以确保任务的及时完成。
2011年,他们已这样开展了近50次国内5级以上和国外7级以上地震的应急处置科技支撑工作。
他们,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中国科学报》 (2012-01-04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