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静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20 8:42:12
选择字号:
中国地震局郑秀芬研究员:幕后风光更宜人
 
本报记者 王静
 
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的科研大楼里,有几间看上去很普通的计算机机房。这里除了计算机终端外,还有数排大型机柜。在计算机终端的屏幕上,跳跃着密密麻麻的字符,或画出一条条波纹,24小时不间断,神秘而单调。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郑秀芬,每天的工作就是守候这些符号和波纹。
 
从台前到幕后
 
记者随着郑秀芬来到她的办公室,一个大房间用玻璃隔出来的“一小条”空间属于她和她的小团队。
 
坐上郑秀芬平日工作的椅子,记者尝试阅读那些不紧不慢地从计算机左上角走出来的一行行符号和数字,希望领略“探索”的味道。哪知那符号和数字,如同天书一般,难知其所云。几分钟过去,仍理解不了她20多年来天天面对这枯燥场景产生的快乐。
 
“她原本在地震一线从事地震信息获取工作。博士毕业后,中国发生过大地震的地方都曾留下过她的足迹。”研究所负责人介绍。
 
2005年,当国家启动“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时,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她当即承担起这份责任。
 
郑秀芬说:“这项工程的建设,将实现地震观测数据的实时传输,意味着中国将能够对全球每天发生的大小地震数据进行快速处理。这对国家、对科研的意义都很重要。”
 
但是,在中国现有网络传输条件下,边远地区地震台站实时传输的数据,在传输到数据备份中心时,有时会因网络故障等原因造成数据包缺失、重复,或造成时间秩序的混乱等问题。
 
因此,海量数据实时接收、存储和校验等技术难题成为技术实现瓶颈。需要研发新的软件技术系统,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由此,郑秀芬从一线研究转向幕后,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数据备份中心技术系统的研发中。
 
为不同研究者“量身定制”数据
 
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全面建成后,实现了地震数据的实时传输。终端系统交换的地震波形数据,涉及遍布全国的1000多个地震台站,还包括全球地震台网(Global Seismographic Network)与数据备份中心之间166个地震台站的数据。
 
北京大学教授宁杰远对郑秀芬所做的工作这样介绍:“郑秀芬不仅能够妥善处理数据校验等常规性的问题,且能为不同研究者‘量身定制’数据。有特别的需求,她也能够办到,大大缩短了其数据收集和预处理时间。”
 
“谁要数据你都提供吗?”记者问郑秀芬。
 
“当然不是。一般情况下,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所需要的数据,按规定签订保密协定后提供。”郑秀芬边说,边从办公桌抽屉拿出一摞表格给记者看。
 
表格里,除了单位、研究员姓名,课题名称等,还有所需地震时间、地点等数据的基本内容,并特别要求加盖申请者单位公章。
 
为了在地震发生时有效应急,她与伙伴们还在已有软件技术系统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大地震应急准实时地震波形数据自动处理软件技术系统”。这一系统可为震后科研人员快速开展地震矩张量反演、震源破裂过程和地震精定位等相关工作,提供地震波形数据支持。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玉树地震发生M7.1级后,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大震速报结果不到3分钟时间,“大地震应急准实时地震波形数据自动处理技术系统”就完成了发震地点550公里范围内30个地震台站地震波形数据的自动截取处理。
 
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建成3年多来,郑秀芬及其团队,已为200多项研究提供了免费支持。特别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等大地震后,我国科研人员在较短时间内就发表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其中SCI收录文章33篇均与其数据支持有关。
 
对此,郑秀芬无比欣慰,因为在幕后也同样发光。
 
《科学时报》 (2011-12-20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研究增强光动力灭菌效果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