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成舸 通讯员 李勤
见到袁隆平院士时,已是上午11点,他当时刚和助手们开完会,正在办公桌前埋头批改文件。只有对面茶几上的几幅彩色年画不小心泄露了新年的消息。
从袁老身边的窗口望出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分子育种实验室大楼左边的一条小路尽头,便是湖南省农科院的超级稻试验田。从那里直到海南,广阔而安静的田野在等待科研人员送来新的种子。
在这个“农闲”时节,袁隆平和超级稻团队正为筹划来年的工作而忙碌。夏天在湖南,秋天在广西,冬天在海南。为了在一年里做更多的育种试验,超级稻团队学会了与季节赛跑。有时,大年三十也得在田里度过。
跟着袁老从事杂交水稻研究30多年的学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邓华凤去年是在海南过的春节。“因为水稻配种时间是一定的,哪天播种、哪天插秧,必须精确到天,不能因为要吃年夜饭就放假了。”
袁老说:“我现在一般是三月初去海南,四月下旬回来。上世纪70年代去得更早,常常是九月份就去,直到第二年五月份回来。那时都是坐火车再换轮船,买票都买不到,到了那个地方住也没得住。现在到三亚只要两个小时,而且长沙每天都有班机。”
不过,就算长沙每天有班机,袁隆平和杂交水稻中心的专家们暂时也去不了三亚了。因为湖南这一季的杂交水稻实验已结束,除了准备去海南“插秧”,专家们承担的国家和省级课题要结题,还要撰写研究性论文。
袁老告诉我们,明年的主要精力仍然放在两件大事上,一是向亩产千公斤冲刺,争取在“90前”(他说自己是“80后”,即80多岁)实现这个目标。第二个任务是“种三产四”工程,即种三亩超级稻能产四亩的粮。
《中国科学报》 (2012-01-01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