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梦想消除饥饿——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摘自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左)
早期研究阶段,袁隆平(左三)在田间为农民讲课。
袁隆平在做科学实验
袁隆平喜欢做“禾下乘凉梦”
2006年,袁隆平给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学员授课。
袁隆平多才多艺,拉得一手好提琴。
编者按
科研诚信和良好学风是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近日,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两院院士师昌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分别结合“试谈做人做事做学问”、“发展杂交水稻 造福世界人民”、“培养优良学风 做好博士论文”等话题,与首都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进行了交流。本报今日摘登袁隆平的讲话内容,以飨读者。标题为编者所加。
杂交水稻: 失败中孕育的成果
首先讲讲什么叫杂交水稻,因为在座的各位很多不是学农的。杂交水稻就是利用杂种优势,把两个遗传性不同的品种进行杂交,另外优良性形成互补,这样杂交之后来提高水稻产量,这就是杂交水稻。因为第一代有优势,所以每一年要生产第一代杂交种子用于大面积生产。
我为什么研究杂交稻呢?那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我到田里选种,突然看见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穗大而且数特别多,后来我把它收入做种子。第二年种上去,我管理非常细致,因为当时的品种亩产一般只有五六百斤。我把它作为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品种,每天去观察。可是到出穗的时候,我大失所望:我种了一千多株,没有一株像它的“老子”那样好。我一声叹息,坐在田埂上发呆,后来突然来了灵感,心中一阵欣喜,因为只有杂种的后代才可能出现分离,正好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这就证明了我发现的“鹤立鸡群”的优良稻种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这样,我就萌发了要研究杂交稻的决心。
但是在那个年代,传统的观点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植物是没有杂交优势的。因此,我的研究受到不少人的反对和讽刺。但是我认为,杂交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小到微生物,高到人类都有杂交优势,有没有杂交优势不是由生殖方式决定,而在于杂交双亲的遗传性是否有差异,而水稻绝不会例外。
为了证明水稻具有杂交优势,1972年夏我们在湖南省农科院做了试验,种上杂交稻来说服有关人。我们种了四分田,还有对照品种,就是一个是高产品种,另一个是常规品种。我们的杂交稻长势很旺,对照种只有七、八寸高,我们的有1尺高了,对照种只有四五个分蘖,杂交稻就有七八个分蘖了,长势非常旺。可最后验收的时候,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产量还比对照种略有减产,而稻草增加了将近7成。于是有人讲风凉话,说“可惜人不吃草,如果要吃草的话,你这个杂交稻就大有发展前途了”。
后来就开会研究到底要不要支持杂交稻,我们那个时候是少数派,大多数是反对,说这个杂交稻是一堆草。我冷静地分析,站起来发言的时候,我说:“从表面上看,我们这个试验是失败了,我们稻谷减产,稻草增产。但是从本质上讲我的试验是成功的,为什么?因为现在真正的焦点是水稻这个自花授粉作物究竟有没有杂交优势,现在试验证明了水稻具有强大的杂交优势,这是大前提。至于这个优势表现在稻谷上,还是稻草上,那是技术问题。因为我们经验不足,配组不当,使优势表现在稻草上了。我们可以改进技术,选择优良品种,使其发挥在稻谷上,这是完全做得到的。”
领导们被说服了,他们说:“是呀,老袁说的有道理,应该继续支持。”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好多事情失败里包含着成功的因素,因为失败当中有经验、有教训。搞科学实验决不会一帆风顺,不要怕失败,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一失败就灰心丧气,到此止步,这样的人是很难成功的。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的体会是,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就应该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才有希望取得最后的成功。
“秘诀”: 知识 汗水 灵感 机遇
经常有人问我,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谈不上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首先,知识是基础,是创新的基础。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你是个文盲,是不可能成功的。“知识就是力量”,道理大家都很明白。我认为在知识方面不一定要博古通今,成为一个学问家,但是除了要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很熟悉以外,还应掌握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开阔视野。要了解最新发展动态,因此你还要懂一些外文,在科学研究中我赞成标新立异,但大方向要把握好,要正确,一定要避免盲目性,以免走进死胡同。过去有聪明人研究“永动机”,这违反了能量守恒的自然规律,走向了死胡同。
第二点,是汗水。任何一个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和苦干。育种研究是一门应用科学,要到田里去干,肯定要流汗。我们在攻关的时候,在水稻生产基地每天都背上一个水壶,我带两个馒头,中午下田,顶着太阳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流了很多汗。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乐在苦中,因为有很强的希望在激励我。我培养学生,第一要求就是要下试验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培养你,我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第三,要有灵感。我的体会是灵感在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中,具有几乎相等的重要作用。灵感来了,一首好诗、一首好曲就来了,没有灵感,挖空心思、搜肠刮肚也写不出。什么是灵感?我体会它是以思想火花的形式出现,一闪就来了,但一闪又过去了,你要是去找可以找到,往往是由一种外界因素诱发产生。我体会到,灵感是知识、经验、思索和孜孜追求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产物,它往往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突然产生,擦出火花来。
1997年,我到江苏农科院观察他们培育的新品种时,其中有一个品种形态吸引了我,我突然一闪念,领悟出了超级杂交稻的株型模式,现在这个模式已经在选育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实际工作中运用。美国的《science》(《科学》)杂志十分关注,刊登了这个模式,加以介绍。其实那“一闪念”就是灵感。我奉劝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志,要及时捕捉和运用在探索中孕育和迸发的灵感,做“有心人”,及时捕捉思想火花,不要让它闪丢了。
第四是机遇。雄性不育野生稻的发现,为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有的人说我们发现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是靠运气,我看这里是有运气存在,但是不是单纯靠运气呢?我们在设计技术路线时,曾经构想“把杂交育种材料亲缘关系尽量拉大,用一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通过这样来突破优势不明显的关隘。按照这一思路,我和助手到云南、海南去找野生稻。
美国学者唐·帕尔伯格先生曾写下《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他在书中谈到,从统计学上看,发现雄性不育野生稻事件明显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可是这种奇迹居然发生了。他还列举科学史上一系列偶然事件的巨大作用,如弗莱明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时,观察到无意飘落的青霉菌可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由此他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爱德华·詹纳看到挤牛奶的女工免出天花,从而发明了天花接种疫苗……这些发明创造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当事人不仅亲眼看到了这些事物,而且从内心领悟并很快抓到了这些事物的本质。这就是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质。
机会成就有心人,偶然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可能就是灵感和机遇,所以我们说偶然性是科学的朋友。科学家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