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昊
新疆时间早9点,记者跟随赵山从乌鲁木齐出发。当天,他要赶往石河子市和克拉玛依市采访到新疆挂职的“学者干部”。
汽车飞驰在地广人稀的新疆,几个小时间,景物少有变化。
“到下边采访,时间全耽搁在路上了。有时候就在车里作采访提纲和准备。”赵山跟记者闲聊着,“但我很享受这种状态。”
赵山的身份,是中科院新疆某单位的基层科技新闻人。
享受工作
到达石河子,已经12点多了。脖子上挂着相机,手拿采访本,赵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时间满满当当。科研人员的菊花引种试验田,兵团引进的新材料项目,大学的数字图书馆……3个小时后,赵山终于心满意足,“收获不小,你看我记了十几页纸了”。
谢绝了采访单位的便饭,赵山在路边用抓饭十分钟解决了午餐,又向着300多公里外的克拉玛依赶去……
日复一日,从事着旁人看来很辛苦的工作,赵山却一直心情不错。
新疆的醉人风景,是赵山爱上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从乌鲁木齐出发,一路穿越沙漠公路,塔河沿岸茂盛的胡杨,在粼粼河畔稍歇的迁徙中的候鸟,总能让他的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
而让他心情大好的另一个原因是,每到一处,他甚至能够“冒充”科学家,回答媒体同行的各种问题。
“这可能和我长期跟科学家们打交道有关。”对赵山来说,工作不仅意味着拿工资,更使他个人的学问和见识得到了提高,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
结缘科技
喜欢和科学家打交道、与别人分享科技新闻,源于10年前的一次采访。
当时,刚毕业不久,还是新华社新疆分社助理记者的赵山,第一次采访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陈亚宁。听着学者的科学表述,他这名“科技菜鸟”阵阵发窘。
直到那时,赵山才意识到,塔里木河对新疆的绿洲生态有如此重大的作用,而塔河全流域恢复流程的背后,竟凝结着厚重的科学元素。
此次采访后的几个月,赵山多次向陈亚宁和其他科学家请教科学问题,并几乎跑遍了塔河流域所有的科研试验站,一篇篇科学新闻报道次第发表。
5年后,跑遍新疆的赵山离开了令人钦羡的新华社,到中科院新疆某单位担任专职的基层科技新闻人。
一生追求
走进赵山的办公室,记者首先看到的是堆成小山似的报纸,桌上的电脑也淹没在一堆堆的纸质材料中。
他是5年前来到这个办公室的。“我经过了慎重考虑。”赵山回忆道,“当时中科院新疆分院承诺,给我提供做科学新闻的便利条件。”
在新华社新疆分社时,赵山对口采访科技新闻领域。5年的新华社生涯,他跑遍了全疆所有地州。从干涸的罗布泊、枯死的胡杨、一号冰川消融加快等生态问题,到节水滴灌、出山口水库修建等水利设施兴建,再到面对面接触科学家,赵山着迷于与读者分享科学的过程。
“到分院后,天天都能接触到科学家,向外界传递科学问题和科技给人们带来的进步,我也很喜欢这种感觉。”
赵山现在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将新疆分院各个研究所上报的科技进展和信息加以甄别、改写,通过网络向外发布。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要有对科技信息的独特敏感,并且需要格外注意细节。”长期与赵山打交道的科技处科员王鑫说。
多年关注科技、热爱科技,目前还兼任着某中央媒体驻疆记者的赵山,显然早已具备了这种素质。
对他来说,自己已经离不开科技。而传播科技信息,已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科学时报》 (2011-12-13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