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表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要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11月22日《新京报》)
看来,高校今后将“随行就市”调整专业,紧跟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此举目的在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也能让高校专业设置更符合实际需求。但这种做法,弊端不可忽视。
首先,专业设置“随行就市”拯救不了就业率。这项政策,本质是对功利化就业率的一种迎合。如果各高校都按“随行就市”思路设置专业,4年或若干年后,学生毕业找工作时,即便都是现在“火热”的专业,照样也会“供过于求”。
其次,从辩证的视角来讲,专业的冷与热是相对的,也是会相互转换的。眼下就业率高的专业,也许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而现在就业率低的专业,或许过不了几年就会峰回路转,成为社会热门专业。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当前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只能疲于奔命地追赶。
更重要的是,哲学、考古等就业率一直不高的专业是否应该全部取消呢?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推理,那些当下流行的厚黑学、博彩等时髦专业是不是应该变成高校的“主打”或“首席”呢?
要知道,不好就业的专业大都是基础性学科,是民族文化和科学发展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些专业的价值往往不能简单通过就业率来体现。若这些专业停止招生,所造成的人才断层恐怕用很长时间都难以弥补。
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高校,在面对学生就业难题时,不能病急乱开“药方”。最该反思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究竟是专业设置问题,还是教育理念出了“错”。有些高校明明是教育与现实脱节,教学过程假大空,却把罪过推给了不会说话的“专业”,这与有些机关单位出了事后,把责任推给“临时工”有何两样?
《科学时报》 (2011-11-23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