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嘉麒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11 8:30:56
选择字号:
刘嘉麒院士参与水资源战略研究有感:科学家本色

 
刘嘉麒
 
万物之源水为上
 
中国工程院从1999年起启动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在这个项目的带动和影响下,相继开展了“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东北地区有关水土资源配置、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江苏省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新疆可持续发展中有关水资源的战略研究”、“浙江沿海及岛屿综合开发战略研究”。
 
这一系列战略研究持续了12年——从西北到东北,从内陆到海疆,涉及大半个中国,有干旱的荒漠,也有湿润的沃野,生态环境千差万别,经济发展参差不齐,不论是发达的江浙,还是欠发达的西北,都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水。水是生命之源,是整个社会和自然之命脉,万物之源水为上,水畅则百通,水丰则百兴。工程院开展的水资源战略研究,抓住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问题的核心是水,包括水的来源与分布,水的储存与调配,水的利用与保护等。而与水相关的更是方方面面,既要考虑地质背景,气候环境,水源和水量,又要考虑工业、农业、社会民生和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几乎找不出哪样事情与水无关。地球上14亿立方千米水只有2.5%是适合人类使用的淡水,而其中将近70%又被固定在极地和高山冰川,很难获得。最大的淡水资源是800万立方千米的地下水,只有0.3%的淡水见于河流、溪流与湖泊中。水不安全以及水资源稀缺影响着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水需求已经增长到原来的6倍,将近30亿人生活在需求超过供应的地区。中国人均用水24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119位,水问题在中国相当突出。
 
在执行上述系列研究过程中,以水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揭示了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城镇布局、资源配置、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方面与水相关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措施乃至技术方案,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国务院领导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家和相关地区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温家宝总理多次听取项目的汇报,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科学是相通的
 
中国工程院在开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时,没有囿于自己的小圈子,而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世界的高度,首先进行顶层设计,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和聘请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共同攻关。
 
每个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有数十名院士和数以百计的专家参加。他们当中不仅有水利学家钱正英、潘家铮、徐乾清、陈志恺、刘昌明,地质学家刘东生,冶金学家李东英,林学家沈国舫、李文华,农学家石玉林,环境学家钱易,建筑学家周干峙,气象学家李泽椿,电力专家周孝信,银行家庄来佑等,也有一批年富力强的院士、教授、高级工程师,像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现为水利部副部长),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宁远,清华大学雷志栋院士、余锡平教授,水力科学院王浩院士、建筑科学院副院长邵益生研究员等。
 
在这些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一批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实质性工作,作出了突出成绩。老一辈科学家的睿智和高瞻远瞩,令中青年人敬仰折服,中青年学者的活力和锐气给科学事业带来了生机。
 
科学是相通的,科学需要积淀和继承,任何人都可以从他人的思想火花中受到启迪。老中青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科研队伍仍然是科技咨询工作,乃至整个科技工作最有利最有效的一种组合形式。
 
“大家”之为“大家”
 
笔者是跟随导师刘东生院士加入这项科研工作的,在此之前,从来未参与过如此高手云集的科研大军。在这支队伍中,使笔者有机会耳濡目染、领略许多大家的风采。
 
著名水利专家钱正英院士是这一系列战略研究项目的总策划人和学术带头人。这位传奇式的巾帼英雄,豆蔻年华时就是党的地下工作者,27岁时就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兼治淮委员会工程部副部长,29岁当上了新中国水利部的首任女副部长,而她的顶头上司(部长)是赫赫有名的傅作义将军。她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在水利战线鏖战了大半个世纪,为祖国的水利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她的高深学识、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组织才能是联系和组成这一宏大科研队伍的无形力量和纽带,体现了大科学家的魅力,高尚人格的魅力。凡成就大事业者,周围必有一批能人心甘情愿地和衷共济、为其效力。中国现在最缺这种德才兼备的人。所谓帅才,文能安邦,武能压众,德能服人,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炼成的,更不能自封。在钱院士策划这一系列水资源战略研究时,她已年逾古稀,常人到这个时候往往求闲安逸,享受天伦之乐,而她仍以一颗报国之心奋发工作。在她家客厅墙壁上悬挂着一副当年林则徐豪言诗句的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想,这就是一个忠诚的革命者,一个纯粹的科学家的思想写照和座右铭。
 
在执行上述一系列研究的12年间,她总是率队考察,身临一线,亲自主持会议,亲自修改报告,亲自向国家和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在每次考察调研之前或之中,她都查阅大量文献,思考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想得很深很细很远,甚至超越专业人员。比如,在研究新疆水资源时,她向我们搞地学的发问,罗布泊当年那么多的水是怎么积蓄的,后来又是怎样变干的。在研究浙江沿海及其岛屿的开发时,她又问我们,沿海岛屿和钱塘江的大喇叭口是怎样形成的,钱塘江河口的滩涂为什么主要形成于南岸,其物质来源和形成速率怎样……在弄清地质、气候、环境演变规律和原因的基础上,进而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经济、社会发展与布局,这就是脚踏实地地贯彻科学发展观。
 
每次项目交流总结时,各课题相继汇报,一汇报就是半天或一天,钱院士和其他一些老院士、老科学家总是认真听,认真记,还不时地向发言者提出问题。最让笔者吃惊的是,在同样的时间和条件下,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和前后矛盾的地方,这些老先生却能发现,他们思维之敏捷,目光之高远,令人佩服。听完报告作总结时,钱院士的话语精炼,却把每个课题的成绩和问题指得一清二楚,切中要害,让人心悦诚服,又深受启发。
 
“大家”就是“大家”,他们的学识、学风和作风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晚辈和后人学习的楷模。
 
科学家的本色
 
科技工作的最后落脚点是要推动社会的进步,造福于人类。工程院的战略研究正是从这点出发,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领导重视,组织得力,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论理充分,可操作性强,解决了国家和地方科学发展的大问题,为科技工作服务于国家目标树立了典范。采取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各部门团结合作,互相支持,效率高,动作快,解决问题,落到实处,避免了推诿扯皮,重复工作。各专业的专家协同攻关,思想交锋,各抒己见,把问题(矛盾)亮到桌面上,有利于矛盾的化解,使一些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这为学术民主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科技工作服务于社会开拓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科学的本色是真理,科学家的本色是坚持真理。在开展这一系列咨询工作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始终注重调查研究,尊重科学,遵循客观发展规律,总体上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达到社会经济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合理分配,做到科学管水,科学用水。不同地区水资源和水利用的情况大有不同,管水用水的政策措施也应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比如,新疆农业用水占的比例过大,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东北老工业区水污染比较严重,要加强污水的治理与利用……
 
钱正英院士在回顾过去的水利工作时深有感触。她说,现在水利部门留下来的传统思维仍是注重社会经济用水,对生态与环境需水注意不够;注重开发利用水资源,对保护与节约水资源注意不够。这个错误的源头在我。在谈到塔里木河断流使下游的绿洲变成荒漠时,她当着国务院领导的面坦诚担当“这不是现任水利部长的责任,是我当年当部长时的责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正是一个纯粹科学家的本色。
 
当社会上一度把调渤海水入新疆炒得甚嚣尘上时,工程院水资源项目组的专家没有充耳不闻,熟视无睹,而是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据理驳斥了调海水入疆的不科学性和不可能性,使调海水入疆的狂想未能继续混淆视听。
 
在当今舆论泛滥的社会环境中,很需要有知识、有觉悟、有胆识的人站出来说话,揭示一些事物的本质,揭露一些奇谈怪论的伪装,让人们不上当或少上当,这也是科学家的本色和责任。
 
自然界千变万化,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谁都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极尽,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不停地接近真理。在这方面钱正英院士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在总结多年水利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利工作的新理念,即整个水利工作都应贯彻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精神,将水资源投资的重点转向节水、防污和环保。水利部门要从传统的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
 
如今已到“米寿”的钱院士,和比她还年长的李东英院士及其他一些老科学家,尽管年事已高,却仍然以他们高深的学识,丰富的阅历,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思索、操劳。这就是科学家的本色。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11-11-11 A3 观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