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 张巧玲报道]中国首枚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目前已成功运送到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并已通过外观检测,将于今年11月8日至20日择机发射。
这是记者在10月19日的“月球与火星探测科技高层论坛”上,向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萤火一号”工程应用首席科学家吴季确认的关于“萤火一号”的最新信息。
“可能倾向于8日到10日择机发射。”吴季说。
“萤火一号”卫星将使用俄罗斯“天顶”运载火箭,与俄罗斯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一并送入太空。经过10个月左右的飞行后,卫星将于明年8月至9月进入火星轨道。
吴季介绍,“萤火一号”卫星将以探测火星空间环境为目标。它将与“福布斯—土壤”卫星一起对火星空间环境进行首次联合探测。其主要科学目标是探测火星空间环境、火星大气环境等。其中,对火星电离层剖面的探测,以及对火星磁场、磁层、边界层在太阳活动下有何关系的探测等工作都属人类历史首次。
“我们还将拍摄一张火星全球的照片和一些局部照片,分辨率可以达到200米。”吴季说。
为实现这些科学目标,“萤火一号”共搭载了等离子体探测包、磁通门磁强计、掩星探测接收机,以及两台光学成像仪等4类有效载荷,将对火星进行为期1年的在轨环绕探测。
关于“萤火一号”的数据接收问题,吴季介绍,其上行命令主要由俄罗斯地面站和欧空局地面站帮忙接收。下行命令则由中国地面站、俄罗斯地面站和欧空局地面站分时段进行接收。其中,中国地面站主要依托国家天文台位于密云的50米射电望远镜和位于云南的40米射电望远镜接收“萤火一号”传回的数据。
“由于距离较远,数据量较大,三个地面站联合起来也只能下载‘萤火一号’卫星获取的5%到10%的数据。”吴季坦言。
记者还获悉,现在我国正在建设大功率天线和火星探测地面站,以及深空测控网。今后我国火星探测计划将主要由我国自主承担。
记者同时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了解到,在“萤火一号”的基础上,我国将分布实施,统筹规划,全面开展火星探测研究。
据介绍,火星探测将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实施火星环绕探测,并开展软着陆技术验证;第二步是实施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就位探测;第三步是实施火星无人采样返回。
《科学时报》 (2011-10-20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