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昊 王丹红 黄辛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0-10 8:13:33
选择字号:
2011诺贝尔生理学奖解读:解码免疫系统奥秘
 
专访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朱尔斯·霍夫曼:
 
获奖与否都须拒绝浮躁
 
 
 
□本报记者 黄辛
 
10月3日下午,受邀来华作学术交流的霍夫曼夫妇,正在上海浦东世纪公园旁的一家餐厅品尝蟹宴。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曹梅讯接到了瑞金宾馆前台打来的电话:“霍夫曼得诺贝尔奖了,这里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当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长陈晓亚向霍夫曼献上鲜花,并转达了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的祝贺。他说,霍夫曼教授在沪访问期间得知荣获诺贝尔奖,“可谓喜上加巧,作为东道主我们同样感到高兴,期待上海生科院与霍夫曼教授在免疫学方面进一步开展合作研究”。
 
霍夫曼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和研究室的同仁们分享了这个好消息,他们都很高兴。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他表示:“这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是给个人,不是给我们三个人,而是颁给了一个学科领域:免疫学。因此,这是一个领域共同获得的大奖。”
 
“霍夫曼真是与中国有缘。”陈晓亚介绍,霍夫曼9月28日刚刚在香港获得邵逸夫奖,而与他同时获邵逸夫奖的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也同获诺奖。
 
根据原计划,霍夫曼将携夫人先游览桂林,再到上海,还打算去苏、杭等地,并于10月8日赴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作学术交流,以一个主题为《先天免疫的过去与未来》的学术报告结束中国之行。早在两周前,霍夫曼的海报就挂在了上海生科院的大厅里。如今,海报上的人物升格成“诺奖得主”,学术报告却不得不取消。
 
霍夫曼与中国科学界渊源颇深,1980年,霍夫曼应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汪猷院士邀请来华访问期间,发现中科院上海昆虫所(现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与他专业对口,短短两周内,他与研究昆虫内分泌的曹梅讯结为好友,还合作发表过论文。1981年,曹梅讯曾到法国霍夫曼实验室做访问学者。
 
曹梅讯介绍,霍夫曼开始是作昆虫内分泌研究的,以后转入昆虫免疫学研究,并最终进入整个免疫学领域。
 
霍夫曼从果蝇入手,发现它们体内可识别致病性微生物的特殊蛋白质,从而对人类免疫系统激活机制研究起到重要推进作用。霍夫曼后来研究发现,人体许多细胞中都有一种重要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先天免疫反应,从而启动第一道防线。
 
曹梅讯说:“我们见证了霍夫曼从普通研究员成为主持工作的研究员,从法国最年轻的生物学院士成为如今的诺奖得主。”
 
“此次来沪,不仅是故地重游,我期望通过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专家交流,探讨植物免疫学研究课题。”霍夫曼说,“我与中科院和中国科学家有着良好的合作与交流。中国科学的发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做出了很好的工作,呈现出持续发展态势。”他表示,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会更活跃,更有作为。
 
霍夫曼寄语年轻科研工作者:“就个人而言,我在一个方向上作了数十年的研究。科研必须踏踏实实,无论获不获奖,都须保持不浮躁的心态。”
 
霍夫曼同时表示,他十分了解中国的情况,也非常喜爱中国的文化。“一定还会再来中国,再来上海,并期待着与上海生科院的师生们面对面交流。”
 
相关专题:2011年诺贝尔奖

上一页 1 2 3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