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百柯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9-1 10:46:36
选择字号:
中青报:大学氛围不存 大学精神焉附
 
进入9月了,大学新学期又要开始,新生要入学。但愿他们度过当得起“大学”二字的4年。
 
比尔·盖茨日前发表言论,预测教育的未来,认为互联网将成为人们学习的场所,取代学院与大学。“5年之后,你将能在互联网上免费地获取世界上最好的课程,比任何一所大学提供的课程都要好。”他说。
 
没错,美国名校的网络公开课近来在中国年轻网民中大热。单就技术发展和知识形态演进而言,盖茨的观点值得参考。但就现实尤其是中国高校的现状来看,且慢,这分乐观尚须分析。
 
课程优劣先不论。把大学与课程等同起来,或者说,把大学简化为仅仅是提供课程,是一种很值得警惕的倾向。
 
对于这些年来各地高校跑马圈地建新校区的冲动,批评声浪不小,尤其以引用梅贻琦的大楼与大师之论最具代表性。实际上,这种圈地运动对大学真谛的伤害,还不止于此。不少高校把本科教学完全搬到新校区,也就是说,4年读下来,学生完全是在与本校传统无关的一个环境中度过的。而新校区的内在逻辑意味着,提供教学和住宿的场所,提供课程,然后完事——这就是大学了。
 
这就是大学吗?大学的本质之一在于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同学之间的交流、思想个体之间的交流、个体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交流,等等。这些交流,仅以课程是远远涵盖不了的。这其实是一种弥散性的氛围。大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这种氛围。大学对人的塑造和熏陶,得益于这种氛围,常常超过得益于具体的专业课程。
 
以此标准衡量新校区,它们往往位于市郊,孤零零新建在划拨或低价购得的土地上,脱离本校的原有环境——对于历史渊源深厚的大学而言,老校区里有精神地标,象征着某种值得珍视的传统;即便新晋高校,大多也与周边城市环境根脉交融——个体与环境的交流,是谈不上的。并且,教师,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名师,一般不会住在新校区,有课时来,课后便走,那种人们向往的、能提供指引性和感召力的师生交流,几乎是句空话。
 
有媒体刚刚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厦门大学学生钱小敏头两年就读于漳州校区,尽管这里洋溢着现代气息,但学生们总觉得“不带劲儿”,“大学城把一部分学生孤立了,没有老师,没有师哥师姐,不能接触到丰富的社会”,甚至有教师称其为“漳州监狱”。两年后,钱小敏搬到了本部,厦门大学老校区“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文化氛围和气场”,她这才醒悟,“大学校园就应该是这样的”。
 
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曾一度把文科大一新生安排到位于郊区的昌平校区。那几年中,每届学生普遍的反映是,读了一遍“高四”,根本摸不着燕园的脉搏。如今,对于很多大学的新校区而言,学生们不啻是在读“高四”、“高五”、“高六”、“高七”——这简直就是大学求学经历的平庸化,乃至大学精神的矮化。
 
上4年大学,一旦被简化为上4年大学的课,大学的价值也就被抹去了大半。现实恰恰是这样:对于那么多大学的那么多新校区的那么多年轻人而言,有时我们不得不悲哀地承认,所谓心性的滋养,所谓人格的提升,奢望而已,那不过是课程流水线上的另外4年。
 
课程当然重要,当然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必须警惕把课程与大学本身割裂开来的倾向——所谓新校区,正是这种倾向最恶劣的代表之一。务实地说,如果大学酝酿不出、积淀不下某种氛围,它根本就产生不了好的课程。
 
光鲜的新校区,实在是中国大学的误区。
 
然而类似的畸形逻辑还在继续上演。上海刚刚放出风声,正筹建纽约大学分校,预计将于2012年开始招生,据说这将开美国高校在中国设分校的先河。
 
“上海纽约大学”,这多像一个怪胎,它究竟是“上海大学”呢,还是“纽约大学”?重金打造硬件,再照搬课程,上海就能纽约吗——这未免把“大学”二字看扁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