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晓东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3-9 10:57:42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2亿高等教育人口不雷人
 
2月28日,国新办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情况举行发布会。随即教育部公布了《规划纲要》文本,再次向社会征求意见。自2008年8月29日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至今,《规划纲要》的制定耗时整整一年半,其中凝结了中国当今教育相关人士无数的智慧与心血。当然,大家也看到了温家宝总理所付出的心血。温家宝总理的教育思想,值得以后教育工作者专题研究。
 
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结构是发展所要面对的最重要问题。在过去的10多年间,高等教育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规模急速扩大。199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340.9万人,研究生在校生数19.9万人,合计360.8万人;2007年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1884.9万人,研究生119.5万人,合计2004.4万人。从360.8万人到2004.4万人,10年增加了455.4%,或者4.5倍。高等教育规模在短期内如此膨胀,被认为是目前高等教育中许多问题的源头,比如说“蚁族”这一大学生低收入聚居体。
 
未来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情况如何呢?在2月28日的发布会上,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就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的前景作了展望。他说到2020年,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将比目前翻一番,从目前的9830万人到近2亿人。在《规划纲要》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具体表达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2009年毛入学率是24.2%)。在所附的“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表中,200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为2826万人,2020年在校生数增加到3300万人,12年仅仅增加16.8%。
 
1998~2007年1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量为455.4%,2009~2020年12年的增量是16.8%,两者简单对比,差距悬殊。于是我们知道:未来高等教育规模虽将继续扩大,但增速显著放缓。
 
2010年我个人第一个期待,就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保持2009年的水平,或者有所减少,以给大家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思考和解决已出现的问题,这一期待在《规划纲要》有所体现,作为一名一线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因而有所欣喜。
 
按以上非常缓慢的增长速度,2020年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将自然达到2亿。有学者对2亿这个数字有些震惊,指出“教育结构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人才供给,决不应该成为个别官员桌面上的漂亮数据。脱离发展现状的贪多求全并不值得称道”。
 
2亿这个数据确实非常漂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4.2%增加到40%这一数据也非常漂亮(适龄人口减少是重要原因),但其背后是高等教育在校生数12年仅增加16.8%这一非常谨慎的安排。考虑过去12年中国高等教育不科学的快速膨胀,《规划纲要》显然力图实现软着陆。这一数据没有脱离现状,更未贪多求全,2亿的数据一点也不雷人。
 
按以上安排,未来“蚁族”是否还会大规模存在呢?回答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GDP增速能否保持8%。如能保持,9年中国GDP就会翻一番,也就是说2018年的GDP将是2009年的两倍。这意味着《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规模的确定,与中国GDP发展保持了合理联动,GDP的发展将有可能消化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的增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缓慢的增长,“蚁族”问题将会逐渐淡化。
 
当然,8%仍然是关键。如果未来8%的实现出现问题,我们可以适度调整高等教育规模。
 
在《规划纲要》第七章“高等教育”中,我们注意到未来高等教育核心的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核心任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其中包含十分艰苦的工作。比如“转学”被认真地提到:“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由于目前教育部的规定已经允许例如“985工程”高校的学生向一般高校转学,因此这其中“转学”的含义就是会允许一般高校的学生向“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转学,或者说向上转。这其中要树立的新教育观念就是打破高考分数的绝对公平观,给予如奥巴马一样的学生再一次的选择机会。这就是《规划纲要》力图建设的“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完成提高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艰苦任务,需要给予高等教育工作者适度的余暇。高等教育规模增速显著放缓,才能支持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艰巨任务。由此一点看,《规划纲要》已经在积极理清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理清高等教育系统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间的相互关系、理清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个人认为《规划纲要》确实带给了我们信心和方向。
 
《科学时报》 (2010-3-9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重建的美国X射线源迎来新生 卵母细胞为何如此长寿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