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澳华人科学家传回雷达干涉同震形变图 |
汶川地震后地面位移逾120公分 |
全球灾区同震形变图
5月21日中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土地局首席科学家、新南威尔士大学测量与空间信息系统学院副教授葛林林向《科学时报》记者发来两幅图片,这是两幅汶川地震前后的雷达干涉影像对比分析图,反映了地震前后的地面形变。图中可以看出,地震后汶川附近区域的地面位移在卫星视线方向达到70公分以上。
5月21日晚,记者连线远在澳大利亚的葛林林。他介绍,该结果是利用日本的陆地观测卫星(ALOS)搭载的合成孔径雷达,在全球首家成功获取的部分受灾地区同震形变。与此同时,全球研究雷达的科研小组都在争分夺秒地分析汶川地震的雷达影像。
由于之前有过多次合作,本次汶川地震刚一发生,葛林林就联系了日本地球遥感数据分析中心(ERSDAC),请求在第一时间拿到雷达图像。
ALOS重复访问同一地点的周期是46天,5月19日晚恰逢其再次经过汶川上空。
5月20日,葛林林和3位同事开始下载卫星数据。
之后24个小时,4个人几乎没吃没睡,把该图像同ALOS分别在1月2日和2月17日拍摄的影像进行了比较,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详细结果可访问http://www.gmat.unsw.edu.au/LinlinGe/Earthquake/)。
“两个结果一致性很好。”葛林林介绍道,虽然结果还比较粗糙,但是从图中还是可以明显看出,位移沿雷达视线方向达到70公分以上,卫星同地面夹角为35度,也就是说在水平方向上位移达到近120公分以上。
不过,该图像的覆盖能力有限,为100×300公里。“这个区域已经很大了,覆盖了北川县城、江油、绵阳、绵竹和德阳,但因为地震断层很大,且地震特别强,震中区位移量特别大,不能清楚地分辨出,我们正在要求日本方面给我们更多的影像,作出更精确的结果。”葛林林说。
“我们4个人碰巧都是中国人,有一个小伙子还是重庆过来的,积极性特别高!”葛林林向记者介绍他们的团队:“地震灾区的每条新闻都能牵动我们的心,我们每个人都想为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直观显示受灾最重区域
汶川8.0级大地震中,离震中约80公里远的北川受灾情况甚至比震中的汶川更为严重。
对此,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表示,汶川是经地震台网综合判定的震中,是破裂的起始点。但是,分析的图像显出它并不是应力最大的位置,由于破裂向北东方向延展,因此汶川北东方向的几个地方破坏相对更重。
“地震后,震中区往往不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葛林林介绍,雷达影像的一大好处就是能测出地面位移,即地表形变。地表变形越大,当地灾害越重。因此,这幅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哪些地方受灾较重,指导救灾工作的开展。
另外,汶川地震之后雨水不断,而云层正是对光学遥感不利的最大因素。一位知情人士介绍,可惜的是,由于云层太厚,本次汶川地震后很多遥感图片都没法用。而雷达影像的好处就是能穿透云层。
“地震不好预测是因为它的突然性,但如果我们知道地震发生在哪条断裂带上,就能预测余震。”葛林林说:“监测和预报余震需要专业人士在现场用GPS和其他仪器探测,而我们分析出来的雷达影像图可以看出哪些地方容易发生余震,这样就避免了监测人员大范围监测,两者结合能大大提高余震预测的准确性。”
另外,雷达影像测出的位移、震中精确度都很高,测震中的精确度可达1公里以内。
期盼减灾卫星早日上天
据记者了解,民政部原计划今年上半年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首批3颗星中就有1颗雷达卫星。
“很遗憾,如果我们的减灾卫星上天了,这次就可以有数据了。”葛林林说。
日前,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遥感部主任范一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自己的减灾小卫星将在今年8月份首次发射上天,最初由3颗星组成,最终会形成一个8颗星的星座,由国家减灾委使用,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国家灾害监测、预警和评估体系。届时,对灾害信息和技术支持的反应速度会更加及时。”
5月21日,记者连线了正在四川灾区工作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李京。李京向记者介绍,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推迟发射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今年发射的卫星较多,时间安排有冲突,并非卫星本身原因,“就是可惜这次地震用不了了”。
“卫星5月19日得到的数据,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下载数据!”葛林林说:“这次有的受困群众被废墟掩埋了200多个小时才救出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争分夺秒地搜救被困者。就算有《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有19颗卫星提供了数据,但是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卫星,哪怕提前一两天、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做出的结果也能对救援工作有很大帮助!”
据葛林林了解,中国在雷达技术方面已经过关,他希望中国自己的雷达卫星能早日上天。不过李京表示,在技术上还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