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6月2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周永康出席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表示,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广大院士心向有关部门报送了《关于疏导地震灾区堰塞湖的紧急建议》等9份院士建议。
科技界要更主动参与国家决策咨询
胡锦涛在讲话中要求,两院院士要继续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决策咨询,努力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提供咨询建议,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建立健全国家宏观决策咨询制度,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的评估制度、监督机制、责任制度,探索推进国家宏观决策咨询制度法制化的有效途径,为两院院士发挥咨询作用提供舞台。
胡锦涛还专门讲了防灾减灾问题。他说,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这些年来发生的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2006年重庆和四川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涝、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这次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更是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
胡锦涛要求,从长远看,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二是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在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增加监测密度,提升监测水平,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三是要深入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加强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预案的编制。四是要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五是要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将依靠科技建立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纳入国家和各地区各部门发展规划,并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六是要围绕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灾害防治工作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既学习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先进技术,也对人类社会共同防灾减灾作出贡献。
院士报送疏导堰塞湖紧急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23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第一次全体院士会议上表示,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广大院士心系灾区,积极为抗震救灾献计献策,一些院士战斗在抗灾一线,中科院学部迅速成立“四川汶川地震”咨询项目,围绕余震监测、预防次生灾害、灾后重建等问题,多次召开科技救灾专题研讨会和咨询会议,向有关部门报送了《关于疏导地震灾区堰塞湖的紧急建议》等9份院士建议。
目前我国已有69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71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此次院士大会,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将分别有536位院士和6位外籍院士、636位院士和4位外籍院士共1182位院士与会,其中,“两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诸多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在台湾的两位院士也专程参会。
会议期间,中科院将修改《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举办该院首届学部学术年会、颁发新当选外籍院士证书、颁发陈嘉庚科学奖等;中国工程院主要活动包括修改《中国工程院章程》、颁发新当选院士和外籍院士证书、颁发光华工程科技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