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广福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8-26
选择字号:
合格教授岂能不做研究

 

曹广福

“教学型”教授不是个新鲜词,据说国外也有这类教授。“教学型”与“科研型”的差别似乎不是国内某些高校理解的那样——一个做研究、一个不做研究,而是“教学型”教授以教学为主,但也需要做研究。两者的评价指标都有教学与研究,只不过侧重点不同。一些大学将从没搞过研究、没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的教师评为“教学型”教授,实在是对“教学型”教授的一种误解。

做研究或做过研究的教师与从来没有做过研究的教师其教学有差别吗?差别在哪里?在笔者看来,至少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知识点讲解的深度。不做研究的教师往往就知识论知识,他可能表达能力比较好,能通俗易懂、逻辑清晰地把一个概念或定理讲清楚,学生很容易就能听明白,但仅此而已。他无法帮助学生挖掘隐藏在知识背后的东西。例如,他可以讲清楚一个证明,但说不清楚怎么想到这个证明的。当然,有些证明是天才的杰作,一般人很难追踪天才的足迹,但这终究是数学的一小部分。他可以讲清楚一个概念,但却说不明白为什么要建立这个概念。这就是做研究与不做研究的区别。当然,做研究只是教学可以达到此境界的必要条件,远非充分条件。

第二,对知识的价值判断与审美评判。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即使是做研究的教师也未必能做到。但如果做研究的教师愿意思考,教学上愿意投入,假以时日完全有可能达此境界。而如果是一个没有做研究或没有做过研究的人,他无论在教学上怎么投入都永远无法达此境界。因为他缺少知识之外的系统训练,这就是思想的熏陶。这种思想的熏陶不同于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的思想,这就好比观众看杂技演员走钢丝,原理很简单,身体保持平衡就可以了,但知道原理不一定做得到,需要长期刻苦的训练。教师的研究对于教学的意义好比自己学走钢丝,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并试图引导学生跟着做。那种只会讲大道理,但不会实操的人如同看别人走钢丝的观众,他可以对别人甚至对杂技演员大谈特谈走钢丝的原理,但却说不清楚如何将平衡原理运用于实际的走钢丝,因为他从未走过钢丝。

有人曾介绍美国的教授评审体系,指出美国的教授评审分三类:研究、教学、服务,但三种类型并不意味着只在一方面有建树,而是指在某个方面杰出,其他方面也不能是空白。文章还指出,“教学型”教授的研究可以是教学研究。就数学而言,以我所见所闻及自身的经历,没有数学研究的经历是很难做好数学教学研究的,因为要做好数学教学研究就需要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数学直觉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方面,而这种直觉不是学习几门数学课程就可以具备的,它或许来自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或许来自研究经验的积累。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做一个高素质的合格教授就必须搞研究,否则做一个高级讲师就可以了。我们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中国科学报》 (2019-08-26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