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么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23
选择字号:
莎翁与中国才子的“相遇”

 

■么辰

在王珣《伯远帖》的最后,有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题写的一段跋文,他说自己很荣幸,能够看到晋朝人王珣的字,可是同时,王珣也应该感到荣幸,因为他的字能够被我董其昌看到。同样,中国翻译家朱生豪和英国文豪莎士比亚之间有着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朱生豪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莎士比亚举世无双的文字,并陪伴着他度过了三分之一的人生;莎士比亚也是幸运的,因为在去世3个多世纪之后,他写下的那些带有浓重拉丁文色彩的古典英语可以通过一名命运多舛的中国才子,变成优美绝伦的中文。

近日,国家大剧院制作的话剧《哈姆雷特》以全新的改编,重新演绎了这一莎翁最负盛名的作品,而它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把朱生豪和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置于同一舞台,他们共同接受着命运的考验,也在各自的命运面前无处遁形。

两人在剧中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厄运,所面对的人生使命以及最终的结局都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这两条主线衔接得非常成功,毫无疏离之感。从时代背景来看,在中世纪的丹麦与抗战时期的中国之间,有着高度相似的地方——与丹麦的灰暗世界相比,病中的朱生豪面对的中国同样是一片“断井颓垣”的惨淡场景;二者同样面临着国家命运的抉择,中国在抗战之后赢得了国家的新生,而哈姆雷特在临死前对霍拉旭说他已经同意拥戴福丁布拉斯为新的国王,这也预示了丹麦即将迎来一个brand new time(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哈姆雷特》不完全是一部悲剧)。该剧以朱生豪的祖国被侵略和哈姆雷特的父亲被杀害作为开篇——两人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从天而降的厄运。而在可诅咒的命运面前,二者又都面对着各自的人生使命,分别是复仇(或者按照哈姆雷特的说法,即“重整乾坤”)和翻译,在生命的终端,朱生豪在抗战胜利的前一年抛下妻儿,赍志而殁,哈姆雷特面对着一个国家未知的将来,在一场“惊心动魄的屠杀”之后于沉默中死去。

与哈姆雷特一直被世人所熟知和称道的忧郁、延宕的性格不同,朱生豪选择了坚强、从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妇孺皆知的话在剧中被改写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不容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有着强烈文化使命感的年轻人,朱生豪本人是坚强而决绝的,在译稿数度被毁之后,他没有选择“默默忍受着命运暴虐的毒箭”,而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虽然其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2岁,而他优美的译笔也在翻译完第31部莎翁作品之后戛然而止,但是朱生豪终究还是成功了,因为他留给后人的绝不仅是他的翻译作品,更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高贵品格。

通过这样一种对比,该剧反思了哈姆雷特的个性,并给了莎士比亚一个温和的批评——有人说莎士比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而他的悲观通过那些华美隽永的语句被其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我认为此剧依然有着一些力所未逮之处。我实在想象不到,当朱生豪在病榻上校对译稿时,他是否觉得自己的血肉之躯有一天也会成为塞在酒桶口上的泥土呢?当年轻的生命行将结束之时,他是否会想到掘墓人所讲过的话?如果朱生豪看到了自己生命的终点,如果朱生豪意识到了生活的另外一面,他仍然选择义无反顾地拥抱自己的命运,或许这样才更能突显该剧的主题——这些都是该剧可以进一步加以表现的地方。

或许,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存,还是毁灭,真的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8-03-23 第5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