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鲍海飞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23
选择字号:
你能找到科研的归属吗

 

■鲍海飞

近来,网传某大学半年内大量教师离职。其实,这早已经不足为奇。在我看来,科研人员离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科研人员看,他们面临的压力确实非常大,要拿到项目经费才能招来人,招来了人和学生,才能出成果,而且要持续拿项目、拿经费,才能维持一个系统的运转。

项目制让人疲于应付,有一些项目大同小异,换换题目而已。同时,每年的考核、实验室的考核都让人如坐针毡。因此,就有一些科研人员积极主动选择换位,通过三年五载“打一枪换一炮”的方式,也不失为一个“好”计策,学校和个人能够“双赢”。

从硬件方面看,每年的工作,总要拿出一些货真价实的东西让人瞧瞧,比如一个像模像样的设备、一个精巧的器件。

此外,还要比文章,人家的文章影响因子高高在上,而你的文章还是那么可怜的一点。或许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其实,不同领域,虽然有可比的地方,却真的不能相提并论。

还有些人说离职主要是因为钱。这一点,我不完全赞同。有一些人还真的在乎的是心理感受。名利这两条大鱼的确诱人,也有许多人希望事业上的发展。

当然,也不完全排除存在这种情况,有一些人,如同球员转会一般,谁给的钱多,职位高,就去谁那儿。毕竟,人往利处走,士往名处行。许多科研人员便待价而沽,择优而仕。

从行政部门来看,一些科研部门对内部已有科研人员不够重视,或者在利益分配上存在不公,甚至有压制之嫌。一些富有经验的人,敬业却得不到重用和提携,当他们看到同龄人,甚至低龄人以及刚招进来的新人,所受到的待遇与自己差别甚大,其内心的痛楚和煎熬可想而知。

事实上,一个研究员在一个实验室工作了十几年,选择离开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但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这值得我们深思。

人才恶性竞争,一些只安心做事的人便只能观望,无知情权、参与权和话语权。大家只看这些热热闹闹的风头罢了,谁又真正关心学术的发展、学科的发展?有项目有经费,大家就一起干,而一旦没经费了,便树倒猢狲散。

再说科研人员“转会”。科研人员不像球星,大部分普通科研人员,有多大本事?有多少时间?能有多少成果?能拿出多少东西“献礼”?其实,这些也值得科研人员自己深思,究竟能够创造多少有意义有价值有产出的东西?科研人员“转会”考量的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价值取向,还考量着科研人员的道德。

争夺人才的后果是:尽管学校取得了一定的好处,得到了高层次的人才,换取了几篇高引用因子的文章,学校排名蒸蒸日上,暂时获得了一丝快意,但那只是水中楼、镜中月,稍纵即逝,学校学科得不到实实在在的建设和发展。

此外,对于大部分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他们的心思都被搅拌得如一潭浑水,本来就已经不流淌了,现在反而更加污浊不堪了,这使得一些人只追逐那些无意义的事情了,这样会有什么科研成果出来呢?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的招聘要有目标和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从学校从学科大方向着想;从研究人员方面看,科研人员也要看清形势,把握自己。在外求和内省上下功夫,以提高科研的广度和科研深度才是正途;从管理层面来说,如何在一定的项目牵引和考核方式下,如何在较为公平合理的环境下对待大部分的人,让科研人员有个宽松的和可持续的工作环境。

科学研究需要一片土壤,无论是贫瘠还是富饶,它都会结出果实,虽然质地、品位和成色有差别,但终究是果实。而学校就是一片生长的土地,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都要珍惜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

科研不仅要有土壤,还要有培育。科研人员要寻找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才能繁衍生息。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只有经常打理自己的果园,浇水施肥转基因,共同培育,才能减少虫灾,才能培育出精品。

人才的自发流动和选择是个人的事,有各种理由,外人无权评议。每个人的处境和心境都不同,正如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人生悠悠,就那么几年,愿每位科研人都能尽快找到自己的目标、乐园和归宿。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中国科学报》 (2018-03-23 第2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