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21
选择字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
打好航空发动机“翻身仗”


 
刘大响
 
■本报记者 温才妃
 
“中国是世界航空大国,而不是强国,主要是因为我们缺少自主研制的‘心脏’——先进航空发动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介绍,我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创建于抗美援朝时期,经历了“维护修理、测绘仿制、改进改型、自主研制”等发展阶段,尽管成绩显著,但问题也不少。
 
刘大响告诉记者,国内航空发动机研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走自主研发的道路,长期脱离不了仿制模式,没有完成由测绘仿制到自主研制的战略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军用动力有代差,民用动力基本上要依赖国外进口。航空发动机已成为制约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和军队装备建设的“瓶颈”。
 
他解释说,出现这样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基础差,技术储备不足。“过去国内做的创新研究少,主要是围绕型号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一些技术攻关。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多集中于搞型号,没有用足够的经费支持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发动机所需的材料、工艺和制造技术也相对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动机的发展。”
 
他认为,过去国内所走的路子主要是测绘仿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测绘仿制的思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长期的测绘仿制,却又阻塞了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此外,对国外先进技术没有花大力气去消化吸收,导致众多技术问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仿制可做到“形似”,却不能“神似”。
 
在刘大响看来,随着发动机的技术越来越复杂,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越来越严密,现在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即使花大钱也买不来。因此,再要通过引进和测仿或者“以市场换技术”来实现自主研制已不可能,唯一的出路只能靠自主创新。
 
“沙滩上建不起高楼大厦,基础不牢就地动山摇。”刘大响说,加强基础领域和关键技术研究,是我国航空发动机走向自主研制的必由之路。
 
刘大响指出,航空发动机研究要搞好材料、工艺和先进制造技术。未来航空发动机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先进的材料、工艺、制造和试验技术。现在人们常说“一代新材料,一代发动机”。现代民用涡扇发动机涡轮前燃气温度已达1900K以上,军用的更是高达2000~2100K,“没有好的材料、工艺和制造技术,搞发动机等于是无米之炊”。
 
他表示,强调自主创新,并不是闭关锁国,也不是关起门来一切从头摸起;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际合作,引进新技术,可以提高起点,少走弯路。“这种合作与过去单纯的测绘仿制是两回事,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消化、吸收环节,从而实现再创新。”
 
他还建议,打好航空发动机“翻身仗”,必须举全国之力。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各个相关单位的优势和特长,实现技术和资源的共享,组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队”。
 
“要想迎来航空发动机的春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举全国之力,彻底根治飞机‘心脏病’,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届时,一个航空动力强国必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刘大响说。
 
《中国科学报》 (2014-01-2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