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瞬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2-27
选择字号:
如何看待电商“大跃进”
 
■瞬雨
 
新春伊始,电商巨头已迫不及待地开始厉兵秣马、调兵遣将。
 
2013年春节刚过,京东商城便宣布“完成约7亿美元的D轮融资”。苏宁则紧随其后,发布公告称苏宁电器更名为“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公布了“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所谓“云商”模式。而在春节之前,马云也对阿里巴巴的架构进行了大手笔变革。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是阿里巴巴旨在打造更好企业架构的变革,还是京东为储备更充足资本的新一轮融资,或者苏宁将企业视野调整到更加全局的范畴,无疑都是为即将到来的更惨烈竞争作准备。
 
近年来,电商三巨头一路高歌猛进,似乎已经将传统商业企业和商业模式远远地抛在身后。
 
102亿元、309亿元、1000亿元,这是京东近3年来的增长数据。淘宝的增长数据也很可观,从4000亿元到6500亿元,再到1万亿元。不过,淘宝的商业模式和京东、苏宁有较大的差别。虽然都是平台,但京东和苏宁是自营平台,淘宝只是“出租店面”式的泛化平台。
 
苏宁方面,根据苏宁电器1月16日的公告,2012年电子商务实现商品主营销售收入152.16亿元,未达此前设定的200亿元销售目标。虽然如此,和2011年52亿元的成绩相比,苏宁在电子商务方面仍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那么,该如何看待电商巨头们的快速增长?
 
上述增长数据,让笔者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大跃进”。1957年,美国的钢铁产量为7000万吨。同年,中国的钢铁产量为535万吨,1958年则翻了一番,达到1100万吨。中国随即将1959年的钢铁产量目标定到3000万吨,并进一步计划在1960年达到6000万吨,1962年达到8000万甚至1.2亿吨。
 
这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赶英超美”的大跃进故事,后来的结果怎样,已不用多说。就算是1957年到1958年的翻番,其实也是全民动员齐上阵的结果,并且因此抽掉了全国1/3的农业劳动力,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大滑坡。
 
如同大跃进中钢铁生产和农业争夺劳动力,电商和传统商业争夺的也始终是同一群消费者;而在电商自身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与未来争夺有限的消费能力。无论是京东发起的电商“三国杀”,还是苏宁易购的“超级零元购”,在笔者看来都是对市场的严重透支,可谓涸泽而渔。
 
虽然从经济“三驾马车”的比较数据来看,似乎消费之火才刚刚被电商点燃,但是放到局部的细分领域,可能很快就会饱和。
 
电商“三国杀”的竞争局面,让消费者养成了一个习惯:谁打折厉害,就买谁的产品,结果导致电商竞争过度依赖价格的力量。
 
对京东和苏宁而言,拼的是背后的资本实力。京东依赖风险投资的输血,总有烧成灰烬的一天;苏宁作为A股上市公司,有亿万股民“撑腰”,似乎更财大气粗一些,但总是增发也非长久之计。马云虽然掀起了“双十一”和“双十二”这样的造节运动,但如果没有商家们大幅度的价格优惠,业绩恐怕也要大打折扣。
 
因此,价格战绝非可持续发展之道,像京东那样依靠输血求生存求发展更是饮鸩止渴。只有开拓和创造新的消费领域才是正途。作为中国电商的奠基者,马云就胜在创新。启动电商最大的困难是信用体系的缺失,他用支付宝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很多电商人乐观地认为,电商必将取代传统,成为消费者的不二之选。但如果有人要问,消费者更喜欢从电商渠道买东西,还是选择传统渠道。我想答案会出乎双方的意料。
 
因为从人性的角度看,人天生是喜欢选择的,因此当传统商业作为一种习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时候,电商的出现给人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看见了更灿烂的世界,所以人们乐于接受。但如果将来电商与传统商业相比显得咄咄逼人的时候,消费者反倒会念起传统商业的好处来,毕竟谁也不愿意被一种选择所绑架。
 
《中国科学报》 (2013-02-27 第3版 技术经济)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