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朝晖
博士后阶段是旨在为短期内未确定长期研究方向的博士毕业生寻求合适工作设置的衔接过程。从本质上说,这是一段工作经历。而国内曾一度将其视作比博士更高的学历,这显然是一个误区,也误导了博士后制度的发展。
博士后超期问题是这种误导的后果之一,此外,博士后流动站在管理上存在的考核不严格,博士后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相对比博士后超期离站更加普遍。博士后发表高水平论文偏少,甚至一些论文质量不如博士论文。流动站对博士后研究的范围、要求不明晰,一些博士后的工作不太具有研究价值,博士后本人出于种种原因,也认可这种“熬资历”的工作状态。
在我看来,是否需要设置博士后流动站,设置多少流动岗位,一定要从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而当下因人设岗(因某人有了博士后导师资格就要招博士后)、因站设岗(因为有了站就必须招博士后)的情况在较大范围存在。从单位角度而言,不需要博士后岗位的单位,就不必设置博士后流动站;从个人角度而言,没必要经历博士后阶段的博士毕业生,就不要盲目进入博士后流动站进行所谓的熬资历。
事实上,博士后学术进取心不强的主要原因,与博士后的定位有关。很多人将博士后定位为周转性质岗位,但如将其定位为竞争性研究岗位,局面就会大大改观。这种改变需要切实以需求为第一依据,没有需求的流动岗位就应该撤销,同时以需求为动力提高进站人选的选择性,提高对其工作专业性要求的标准。唯有如此,博士后流动站质量才能切实提高。
而当下,无论以需求标准看,还是以专业水准来看,国内博士后流动站开设都过多、过滥。在国内设置博士后流动站初期,许多单位把博士后视作比博士更高的学位,同时认为博士后流动站兼具了彰显学术水平、单位地位、个人学术荣誉的功能,即在评价一所高校或科研机构中,博士后流动站成为了加分项目。这就使博士后流动站的发展注入过多权力和功利因素。
究其根源,博士后流动站虚增在于其价值的偏离,不是追求专业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行政逻辑和功利取向等非学术力量把它捧得过高,这一情况的出现当然不能代表学术的真实需求。基于博士后流动站实质上成为一种象征的原因,博士后流动站的运行又滋生出两大问题:一是缺少严格的专业考核规范,二是即便有相关的考核规范,也没有真正实施。某种程度上造成许多没有太多学术含量的岗位也在招收博士后。
面对一些博士后流动站中博士后沦为“打杂工”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反思什么样的单位才真正需要设置博士后流动站。我认为,有较高层次短期专业研究需求,而非一般专业研究需求的单位,才应该开设博士后流动站。应依据这一标准作一次全面筛选,然后对确有必要保留的博士后流动站加大去行政化力度,应该依据专业的规则设立、管理、运行和考核,这样中国的博士后流动站才能步入常态发展。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本报记者 温才妃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3-12-05 第7版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