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凤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7-13 6:22:28
选择字号:
光影下的残酷

 
恩斯特《雨后的欧洲》
 
■林凤生
 
以牛顿的《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一书出版为标志的近代科学的诞生,使人们摆脱蒙昧走向理性。虽然技术的应用发展了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的社会和生活,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并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画家赖特的《气泵里的鸟实验》就是一幅蕴涵这种观念冲突的名画。
 
英国画家约瑟夫·赖特是一位具有写实功底,又有科学思想的画家。他最早放弃了传统的绘画题材,致力描写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科学活动,被称为“第一位去表现工业革命的职业画家”。当然,这与他对科学的爱好有关。
 
赖特与当时的一个著名的科学社团“月光社”关系密切,常常参与他们的聚会和讨论。这是由一群哲学家、科学家、医师所组成的俱乐部,每每于月圆时聚会,围观实验,讨论化学、电力、医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发现。而且他们不仅仅关注物质原理层面的探讨,也深究人类如何在这个时代之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如何看待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自己与神、与创造者的关系。
 
所以,赖特对当时的科学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他擅长明暗对照法,在画作中故意弄暗环境,凭月光或火光的效果来展现实验的场景,隐喻彼时科学常常隐藏了对于不可知的敬畏与浪漫情感。
 
《气泵里的鸟实验》是赖特在1765年至1768年间所作的烛光夜景画之一。画中一位科学家正在演示气泵的原理,随着空气被抽走,可观察到小鸟垂死的挣扎,如果及时将空气再送回,它又将得以死而复生。这个实验生动地演示了当时发明不久的气泵的原理,但小鸟却备受折磨直到死亡。这对于大多数信奉宗教的英国民众来说,观看这样的演示,无疑要经历一次良心上的拷问。
 
但画中的观者,有的神情淡漠,有的兴致勃勃,只有一位天真的女孩由于不忍心而潸然落泪。整个画面极富张力。它真切地展现了在科学和理性之光阴影下隐藏的残酷。《剑桥美术史》评论说:“这恰如其分地表示了在科学的进步中动物成了牺牲品。于是问题是,人类的发展是否应该以毁灭上帝的造物为代价?动物的生命算得上是上帝的造物吗?”画家的精心构思,反映出他们对于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和对此相关的伦理学问题的关注和困惑。
 
如果说18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伴随科技发展而产生的种种弊端也只是初露端倪,那么后来的情况就变得触目惊心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疾病流行等,使伦敦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与此同时,科技发展还摧毁了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形成的传统道德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恩说:“机器和自动化已经贬低了人的工作并摧毁了这种工作的尊严,工作的目的和报酬是金钱……现代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没有让伦理上的约束留下余地,并使士兵沦为有技术的屠杀者。”
 
当然,以弘扬真善美为宗旨,讲究画面能够赏心悦目,有观赏价值的西方经典绘画并没有去选择那种“灾难大片”里的画面来做主题。就像鲁迅说的,鼻涕和牛粪不能刻成好木刻一样,我们几乎看不到描绘污水横流、秽气充鼻的贫民窟油画。
 
但是,到了20世纪,情况就不同了。二次世界大战让广大亲历其境的画家对战争的残酷性和高科技武器的威力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因此出现了一些世界名画,表达对战争的恐惧和反抗,对再次发生战争的后果忧虑重重。其中最著名的当算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内战的预感》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这些作品并没有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千军万马格斗的血腥场面和战后的断垣残壁、横尸遍地的悲惨景象,而是采用夸张的手法、恐怖的画面和变形的几何法对野蛮的战争罪行提出无声的控诉。整幅画里不使用明亮的颜色,只有黑、白和灰色构成一种凄凉可怖的画面,它刺激观者的视点,彻底回避一般绘画给人的愉悦和和谐。
 
由超现实主义的画家恩斯特(1891~1976)创作的《雨后的欧洲》更是一幅寓意深长的杰作。“雨后的欧洲”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它让人联想起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英国的牛津、剑桥,西班牙海滩的阳光,意大利的古建筑,荷兰的鲜花港和风车,和田园诗一般宁静的北欧……
 
然而,当观者睁大眼睛去看画时,见到的却是一片废墟。右边像是被炸弹高温熔化了的建筑物残余,左边则是经历过自然灾难的断垣残壁、不毛之地。画中央的两位鸟头人身的男女,分道扬镳,这一切究竟表示了什么?
 
知道了恩斯特的经历,也许就能读懂这幅画。他1933年曾遭受纳粹的驱逐,移居阿尔代什。在那里,因他的德国公民身份,遭人诬告被捕,在集中营里关了5个月。获释后他用自己的公寓换了一瓶酒喝,就此离开了这伤心之地。随后,他又历尽流离颠沛之苦,于1941年7月来到美国,要不是他随身带的画引起了海关官员的赞叹,恐怕连美国也进不去……
 
恩斯特在这幅画里,使用了一种移印技法。即把油画颜料加水稀释,一块块涂在画布上,覆上许多纸条后按压,因用力不均,揭去纸条,画上便留下类似镂花板画的花纹,在画中可见其痕迹。
 
这幅画应该表达了他对战争的理解、恐惧和对不堪回首的往事的一个了结。但蔚蓝色的天空和飘荡的白云似乎意味着雨过天晴,苦难已经过去,一切将重新开始。
 
《中国科学报》 (2012-07-13 B3 生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