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庆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10 5:58:45
选择字号:
微生物食品检测应覆盖全产业链

 
食品微生物定量检测-菌落计数实验杭州迅数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中国食品受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严重,但因此导致消费者中毒、死亡的事件却鲜有报道。没有报道,不等于没有问题。生物性危害往往通过食源性致病菌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导致死亡,这一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本报见习记者 王庆
 
去年的“思念”水饺事件让金黄色葡萄球菌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记者在近日召开的第五届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的展会现场发现,“能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为商家推销监测仪器的广告语。
 
而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教授刘秀梅看来,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食品加工企业、监管部门和公众对添加剂违法滥用、农药残留问题等食品化学性污染问题已非常重视,相较而言,食品微生物安全问题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从事食品微生物安全问题研究多年,刘秀梅对本报记者坦言:“中国食品受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严重,但因此导致消费者中毒、死亡的事件却鲜有报道。没有报道,不等于没有问题。生物性危害往往通过食源性致病菌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导致死亡,这一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食品安全是全球问题
 
刘秀梅指出,食品中可能造成食源性疾病的生物性危害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致病菌及其毒素,比如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金葡菌肠毒素等,它们主要导致胃肠道疾病,严重的会造成肝、脑、肾等脏器的损害,甚至死亡;第二类是产毒真菌和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展青霉素等,它们或造成人的急性中毒事件,或因长期摄入,造成消化道癌症和某些地方病;第三类是病毒和寄生虫。
 
“不同于化学污染,食品微生物危害的特点是影响范围虽小但频率却很高,而且危害人群的总量恐怕并不比化学污染少。”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食品安全问题专家刘清珺表示。
 
“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是全球食品安全问题之首。在全球化食品安全危机中,任何国家都无法确保独善其身。”刘秀梅说。
 
报道显示,一直以食品安全健康著称的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也屡遭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危害。2011年美国发生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造成了30人死亡,是10多年来美国最严重的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传染病2011年在德国北部地区暴发,导致了852人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症,肾脏受损。
 
监测体系和技术落后
 
值得反思的是,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报告大多来自国外,国内则鲜有报道。仅从2000年起,我国建立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其中有对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性微生物的监测。
 
刘秀梅认为,这从另一角度说明,从人力资源、技术支持和食品安全监控来看,发达国家在处理类似事件时的监测网络是相对完善的,因此事件报道和数据才能及时、丰富。
 
但政府、食品加工企业和公众对此类问题的重视程度则远远不足。
 
从事食品微生物检测市场跟踪和研究的杭州迅数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帆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宣传上,公众对化学污染了解很多,政府和企业随之对化学污染问题更加重视。对于微生物污染,公众认知度相对较低,给有关方面造成的压力也相对较小。比如腹泻,大多数人扛一扛就过去了,并不了解这可能由微生物污染引起,并且具有可能造成死亡的潜在风险。
 
张帆进一步指出,由于我国监测体系和技术相对落后,很多问题已经结束了,检验结果还没出来。
 
看得见的潜在市场
 
对企业来说,看到的是微生物检验的市场。
 
据张帆介绍,工业微生物检测主要服务于食品、制药等行业的微生物质量控制,市场规模为5亿到10亿元人民币,近年年均增长率约25%。
 
刘秀梅表示,我国在食品化学检测方面的技术相对成熟,而微生物检验方法则仍以传统方法为主。近年来,随着食品微生物事件的频频暴发,致病菌检验技术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包括基于DNA、RNA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在微生物检验领域受到青睐,发展迅速。随着国际社会对食品微生物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检验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AOAC和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这类技术的标准化亦开始高度关注。
 
在中国,工业微生物检测市场的驱动力主要来自越来越严格的法规监管和不断出现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和环境污染事件。
 
2009年,国家颁布“食品安全法”。2010年初,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成立,并陆续发布了新的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
 
张帆认为,监管机构的变化,技术标准的更新,政府、企业和第三方等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这些都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针对微生物检测设备的政府采购预算数额与采购部门数量的双增长。与此同时,政府监管更加严格,使得企业对微生物的常规和快速检测设备需求增加。
 
目前,国内微生物检验厂家比较分散,各个厂家都做有自己特色的产品,但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还不多见。
 
刘秀梅表示,国内大多数食品企业目前只重视终产品微生物检验,实际上应该覆盖全产业链,但目前现有的传统技术检验速度较慢,因此非常需要发展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
 
在刘清珺看来,尽管监管体系已经建立,但仍然有改进的空间:荧光定量PCR、基因测序等新的技术手段在国家现有检验标准中体现不足,而传统的检验方法由于周期较长,已难以满足及时性需要。
 
同时,刘清珺认为,提高检验标准,改善上述问题尚有现实制约:“提高标准毕竟需要一个过程,会有社会成本的负担问题,不是越先进越好,需要找一个平衡点。”
 
此外,张帆还表示,微生物检验自动化程度还不够,对工作人员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而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配备还不到位。
 
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政府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否则,出于成本考虑,食品企业难以有强大动力建立完善的微生物安全检验和质量控制体系。
 
尽管面临上述问题,张帆仍然看好微生物检验市场:“国内厂家是有机会的,5到10年内,如果国内企业抱团,将有可能出现有实力的大型微生物检验技术公司。”
 
《中国科学报》 (2012-04-10 B2 生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