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新建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10 5:58:45
选择字号:
硕士学制几年合适
 
■刘新建
 
硕士教育学制问题讨论最近又热闹起来。那么,到底怎么决定呢?我认为:
 
1.与国际同轨。现在,教育的全球化趋势很强,如果我国坚持三年的学制,将造成生源的外流和社会财力的外流以及学生的成本负担!还会造成我国学生在未来发展潜力上的机会丧失!个别人的年龄延迟可能不是问题,但是,普遍年龄的延迟就会衔接不顺!现在,欧盟统一为二年,还有一些国家一年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这势必造成国内对学历承认的尴尬局面!
 
2.人才快速成长的需要。我国的学制已经几乎是世界最长的了,发达国家则有缩短的趋势:本科三年,硕士两年!而理工科人才出成果的最佳年龄是30岁左右,理科更是27岁左右。目前硕士毕业已经27岁,但硕士一般是很难出什么创新成果的。只有进入博士生以后才能进入角色。硕士生最好25岁前毕业。
 
3.加强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基础教学。现在大多数硕士只有一年的基础课学习,学时又短,专业课仍然是只学皮毛,与本科生无异。建议课程学习延长到一年半。基础理论课要增加学时和练习训练。专业硕士可以通过减少外语和选修课的学习时间来增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的学时。
 
至于有人提到不招博士生的老师和不招博士的专业学校的科研任务的完成,我认为:硕士生是承担不了这个角色的,大多数硕士生干出的活或者没有学术含量,或者就是废品,都不是教授的水平。所以,没有必要搞滥竽充数!
 
每一个教育阶段的改革都必须考虑到这个阶段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要有机结合,不能把各阶段割裂开来。硕士毕业生的主要社会角色仍然是第一线生产者,加强理论学习可以增强其生产领导能力,这是与本科生的一个差别!
 
本文贴出后,有博友在评论中提到与年龄有关的问题,对此不敢轻易下结论,原来所说只是根据以前读资料的印象。如牛顿发现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时只有22岁,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是26岁,薛定谔提出波动力学只有26岁,海森伯26岁发现不确定关系,玻尔28岁提出氢原子模型,约瑟夫森24岁预言了约瑟夫森结,李政道30岁与杨振宁(34岁)提出宇称不守恒。特别是玻尔的研究所聚集的那批年轻人给我印象深刻,都是20多岁。我国《红楼梦》描述的大观园中那些少年才情也令人吃惊。
 
为了更严谨地回答这些博友的问题,今天做了点功课。一是计算了2003年以来我的研究生的入学年龄,他们平均是24岁多一点。如果三年毕业,也就是27岁。另外,对于人才成长年龄,我查到一篇文章《人才最佳创造年龄规律》(作者:王通讯,《中国人才》2008年3期),其中提到:“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25 岁~45 岁是科技人才实现创造性突破的最佳年龄段,也称之为创造性表现的黄金期。峰值年龄为37 岁。”在其他文章也看到类似说法。该文还给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根据美国学者李曼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的各类人才最佳创造年龄。
 
还有文章指出:诺贝尔奖获得者通常在24.8岁左右取得博士学位。(尚智丛,《中国科学院中青年杰出科技人才的年龄特征》,《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2期)
 
(http://blog.sciencenet.cn/u/lxj6309)
 
[59]lvxiaoding
 
关键是从根上就不好的,再高的学位也还是什么都不是,很难出来高水平的东西。中国应该反思的是从根上的教育,从娃娃起的教育,而不仅仅考虑高层次的教育。我一直认为创新应该是一种习惯,而不仅是一种能力。当你从小就培养有这样的习惯,当知识储备、能力储备到了,你自然而然就会创造出成果了。而中国人不是没有创新的能力,而是没有培养出来这样的能力,更没有将它变成一种习惯。从小就填鸭式的教育,一直到大学、硕士,也许到博士才会被逼着不得不独立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才会有人说博士才是一次蜕变,殊不知这个蜕变来得太晚了……
 
博主回复:你说的很对,中国学生缺的是创新的动机,而不是能力!从发明讲,文盲也会,君不见那些无数的能工巧匠的创新!农村中的能人实际是一种创新人才!要在教育中坚决反对投机取巧的思想传播!
 
[53]lvxiaoding
 
本人还是觉得应该三年,因为在中国大部分的学校本科生并没有科研的概念,不像外国那样,即使成为了研究生,想要真正知道科研,也需要1~2年时间,如果两年毕业,那搞科研根本是来不及的,所以依据中国国情,三年比较合适。
 
博主回复:中国的科研机构和高校,搞科研的也大多不要硕士而要博士以上了!
 
[49]邹谋炎
 
德国的diploma阶段要求较低,甚至不一定需要有一定创新性的论文。但要获得博士学位的历程相当长。总共可能长达7年。主张硕士两年,如果博士也两年,那真是速成。质量如何保证?
 
《中国科学报》 (2012-04-10 A3 网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