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路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7
选择字号:
研制火箭 支持国际空间站 探测火星
欧洲空间探测制定温和目标

 
欧空局部长级会议于日前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图片来源:S. Corvaja/ESA
 
■本报记者 赵路
 
当欧洲的研究部长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成功敲定了未来空间探索的优先顺序后,欧洲的空间领袖们无不为之欢呼雀跃,尽管与预期相比,他们拿到手里的钱要少了许多。在11月20日至21日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会议上,欧洲的部长们同意,在未来的几年中为欧洲空间局(ESA)提供101亿欧元的资金,而这比在会议上讨论的项目建议书所涉及的120亿欧元的预算略少了一些。
 
欧空局总干事Jean-Jacques Dordain认为,鉴于目前欧洲各国面临的经济困境,这一资金水平显然是一个成就。他表示自己很高兴部长们设法就一些棘手的问题达成了协议,包括如何替换阿丽亚娜5型卫星发射火箭,以及欧洲应如何为国际空间站(ISS)作出贡献。
 
“这是一次非常艰难的会议。”Dordain说,“这里充斥着太多的压力,太多的讨论。但我们说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空间探索不再是一种浪费,它是一项投资。”
 
欧空局目前有20个成员国,各国的部长们每隔几年便会讨论如何为空间局未来的发展提供资金。所有成员国都必须承担强制性的义务,这主要集中在科学计划上,包括发展太空望远镜和其他科学仪器,并且它们还可以选择参与其他一些领域的研究,例如通讯、导航、地球观测或发射器研发。考虑到从2013年到2017年,欧空局平均每年用在科学计划上的经费为5亿欧元,科学项目的需求实际上被削减了,尽管尚不清楚这些项目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另一个遭受打击的领域是地球观测。项目主管Volker Liebig最初曾希望在5年中获得19亿美元资金——以用于其环境监测卫星的研制,但最终不得不勉强接受在4年多的时间里10亿欧元的预算。Liebig表示,这一部分缘于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削减其份额的结果,同时还由于欧空局需要为新一代欧洲天气预报卫星(Metop-SG)支付8.08亿欧元的开支。“我们不得不在未来几周里同科学家讨论该做些什么。”他说,“但我们显然无法研发我们想要的所有类型的科学卫星。我们可能不得不推迟一个项目。”
 
但是部长们在这次会议上也为阿丽亚娜5型火箭面临的各种问题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德国强调,欧空局应该继续开发一个升级版本的火箭,即阿丽亚娜5型中期进化型火箭(5ME),与前辈相比,它能够多负载20%的有效载荷,同时把卫星送上更高的地球轨道。但法国则认为,是时候研制全新的阿丽亚娜6型火箭了,这种火箭的发射成本更低,因此也更具有竞争力。
 
最终的结果是这两个项目将在未来的几年里同时展开,其预算约为6亿欧元,并且将在2014年对两个项目同时展开评审,预期的目标是阿丽亚娜5ME能够在2017年或2018年发射升空。“我们讨论的不是谁取得了胜利。”德国空间局(DLR)局长Johann-Dietrich W?觟rner强调,“我们讨论的是欧洲的应对措施。”
 
这次会议上讨论的另一个话题则是在2014年,当第5个,也是最后一个自动转移飞行器(ATV)飞往国际空间站后,人们该何去何从。这个由欧洲研制的无人货物运输机是欧空局对于控制国际空间站运营成本所作的贡献,而法国和德国对于这一高达4.5亿欧元的开支在这10年后半段的支付情况则再次产生了争执。德国支持改进ATV技术,从而为由美国宇航局(NASA)主导的猎户座探测器提供推进力和电子设备,后者被设计用来向低地球轨道之外的太空运送宇航员。而法国则主张欧洲应该在自己的项目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但这一次,德国似乎又赢了——各国部长们同意支付其在国际空间站开支中的份额,同时继续进行猎户座推进装置的研发。出乎意料的是,英国将会参与这项计划,而该国往往对于载人航天活动都会敬而远之。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将一次性提供1600万英镑的资金,用于研发通讯以及推进技术。
 
“这个项目有两个加分点。”W?觟rner说,“一个是它给了我们一个前往国际空间站的门票。但它同时意味着在人类空间探索中,欧空局是美国强有力的伙伴。”
 
会议期间也传来了有关机器人探测的相关消息。11月19日,欧空局的仲裁委员会批准俄罗斯参与该局的两项火星探测计划——计划于2016年和2018年发射升空,从而测量火星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以及在这颗行星的表面寻找生命的痕迹。俄罗斯空间局将提供两部用于升空的质子火箭,并部分填补因NASA在去年抽身而去所留下的资金缺口。但就在那不勒斯会议之前,德国宣布,它将放弃一项月球登陆器计划,理由是这项斥资5亿欧元的计划未能从其他成员国那里获得足够的支持。“这很令人失望。”W?觟rner表示,“但也不是一个大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2-11-27 第3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