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颜宁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8-16 6:25:51
选择字号:
“寒门”马后炮
 
□颜宁
 
“寒门”,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从小我家不富裕,却也不愁温饱,没经历过“寒门”而讨论这个话题,也许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但这确实是我很关注的一个话题。从1984年上小学直到高中,不记得交过3位数的学费(这得问爹妈),也从没上过任何补习班。教育不是什么高消费的事,所以从来没注意过周围同学是穷是富。到了大学,大家的生活反正都是吃食堂,二手破自行车(新车找丢呢?),不是很贵的随身听(现在早绝版了吧),不那么精美的教材,依旧没有关注过周边人的贫富问题。我不知道是自己后知后觉,还是那个年代的象牙塔里没有人把出身的贫富、毕业的财富当成问题来考虑。到了普林(斯顿),奖学金从初入学的一万八逐年跃进到毕业时的两万七(感谢普林和哈佛的招生大战,两校纷纷提高奖学金,喜煞我等小渔翁),物价可是没觉得有任何变化。除了个别脑子极灵光的师妹在黄金300刀一盎司的时候就大肆投资了,大多数人估计和我差不多,谁也没太关心过自己的“身家”。
 
前面写了这么多废话,只为表达一点:我求学的年代,家庭的贫富似乎从没进入过我们的视线,也根本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好,下面话锋一转:
 
去年我当了一个本科班的班主任,就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清华大学通过校友、企业、慈善捐款是有很丰厚的助学金的,任何贫困家庭的孩子只要考得上,绝对不愁读不起清华。但是,我却发现本科生这几个班里申请助学金的孩子很少,看他们的家庭情况表,确实都不错。我第一反应是,哦,我国真的在消除贫困。但旋即反应过来,也许是因为更多贫困的孩子失去了竞争力,当时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为什么情况会演变成这样呢?恰好这两天断断续续听了“环球资讯广播”的一个访谈,就在讨论现在的基础教育问题。受访者很义愤填膺地说:现在的问题是学校里的正规教学不教授应该教的全部,入学考试等等严重依赖课外辅导班、奥数班的内容。说是义务教学,还是钱堆出来的成绩!他还说:一个老师在校内的正常收入并不高,但是课外辅导收入普通老师能达到月收入3万元,而特级教师则是普通教师的5倍左右(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乖乖,怪不得北京房价这么高,真有钱啊!)。这都是广播里听来的,其真实性有待核查,然而其中提到的课外辅导班的问题却是大家都知道,实实在在的。如果中小学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而把许多内容转嫁到商业性质的教学上,你让“寒门”孩子如何有竞争力?!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社会观念转变的问题:在一次班会上,一个学生问我:颜老师,现在都说学生物就业难。您认为我们怎样才能很快地掘到第一桶金?我确认了一下伊所谓的“第一桶金”特指财富,于是不禁慨叹代沟啊!我咋到现在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呢?我很直白地告诉伊:“我到现在也没掘到第一桶金,按照财富排行,依你们的标准我应该是个失败者,但是我对我目前的工作、生活都非常满意,我在工作中很有成就感,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当社会的理念把追求财富当成了共同奋斗目标时,也就不难理解三聚氰胺、苏丹红们的来源了。唯利是图的后果是丧失了敬业精神,丧失了与财富无关的骄傲与成就感。于是最聪明的孩子不愿意当科学家、工程师,而去搞金融;谁都不想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出来,而不断寻找捷径。在这种环境下,教育怎能独善其身呢?
 
最后,对于“寒门”出身而到达了一定程度的孩子,我还有一个不成熟的忠告:再坚持一下下,把目光再放远一点点。
 
我认识不止一个清华研究生,家庭相对贫困。于是TA们在未来的规划上就显得异常小心翼翼、保守,甚至为了找眼前的工作,不惜放弃博士转为硕士。如果说是因为自己的课题做不下去也就罢了,偏偏没有任何其他原因,就是因为看到了月薪五六千的工作机会,就觉得很不错了,于是放弃再过一两年就板上钉钉的博士学位,硕士毕业走人。尽管我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但我很惋惜。如果一个人是自己想得明明白白也就罢了,比如Gates可以本科辍学,这没什么;但我知道我认识的学生不是Gates,而仅仅是出于一种发自内心的担忧和不安全感使得TA们坚持不下去了。也许再过若干年,当你看到你的同学成为了“精英”,而你却要给他们打工的时候,就明白我今日的痛心了。但愿那时候已经没有人去买东南西北太平洋大学的文凭。
 
(http://blog.sciencenet.cn/u/nyouyou)
 
《科学时报》 (2011-08-16 A3 博客@科学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