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泳春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30 22:20:34
选择字号:
算计人生

 
曾泳春
 
前不久有几个大一新生来采访我,自称是一个名为“易班”的网络平台的志愿者或工作人员,总之现在学生的“花头”非常之多。他们问了我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就业。他们说,他们感到很迷茫,不知毕业时就业会怎样,很多学生都很积极地去做一些社会活动,他们将来要用这些大学期间的社会活动经历来增加就业砝码。他们问我:如何在大学期间为就业作一些准备?也就是说,大学期间应该怎么过,毕业后才能有好的就业机会?
 
我很踌躇,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就我个人来说,我不算成功人士,毕业后找的工作极烂极差,但我始终有自己心中的准则,如果用这个准则教育他们,他们岂不是会跟我一样失败?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我顾左右而言他地随便说了一些话,因为我相信,如果我说了我的想法,他们一定是不乐意听的。
 
但我还是想在博客上说说我的观点。我对大一学生的迷茫感到迷茫,我真的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早迷茫,他们为什么要刚进大学校门就想到他们出校门能找到什么工作,他们的迷茫有意义吗?最近我读了小说《金粉世家》,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有女学生,甚至有读到大学的女学生。女主人公冷清秋,就是学习认真的女中学生,她本想继续读大学,但中途结婚了;男主人公金燕西的姐姐们,都是留学归来的才女,而且在家也一直没有停止学习。而她们,其实都是不要就业的,她们的职业就是嫁人。这是以前的中国。当今,据说日本、韩国的女人也是不就业的,她们也许在结婚前会有短暂的就业时光,但结婚后大都是在家相夫教子的。就像电视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家里3个女儿都念完了大学,大女儿是独身主义,在家做翻译工作,二女儿毕业后就在家里帮忙做家务,不上班,三女儿在一家唱片公司上班,她喜欢热闹的生活。但3个女儿结婚后,通通不工作了。
 
我疑惑的是,无论是中国从前的读书女子,还是当今的韩国、日本女人(其实美国女人也很多是不工作的),她们为什么还要刻苦地从中学读到大学呢?如果说,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是以就业支撑他们学习的动力的话,那这些女人以什么作为她们读书的动力?所以,我的困惑就在于,读大学真的就只是为了就业吗?可怜的孩子们,你们为什么在不该迷茫的阶段里迷茫,在不该操心的阶段里操心,却忽视了你们最该做的事,那就是读书。
 
因此,我想告诉他们的准则就是:在什么阶段、什么位置,就应该做相应的事情。大学4年,你至少拿出3年时间,心无旁骛地读书,而不是急着去计算人生。我是不喜欢计算人生的,我从来都是该读书的时候读书,到了毕业当口,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工作不好,就重找工作,或重新读书,再重找工作,总之就是一步一步走,不超前,不去预测和算计我的将来。
 
不过,我这么不成功,根本无法对这些学生现身说法。前两个月硕士生选导师,我甚至被一名刚进校的硕士生嘲笑了。事情是这样的,这学生去挤一个大牛教授名下,但想入大牛教授门的学生很多,她有点排不进去,大牛教授就推荐她上我这儿,我这儿冷清。她就过来了,我甚至已经在她那张招收表上签名了(按学院的规定,双方签完名就算正式生效,由导师交到学院),她忽然问我:就业怎么样?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她又解释了一下:做你的课题,容不容易就业?我告诉她,我的学生毕业,去的单位有自己找的,也有我帮忙介绍的,但他们后来又会换单位。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跳槽是常有的事儿,很少人是一毕业找到单位就不再换了。所以研究生时所做的科研,与今后的就业没多大关系。她很嘲讽地看着我说:人家都是奔着容易就业的课题组去的,你的课题如果偏理论的话,肯定不容易就业。然后她说:我还想回大牛教授那里去试试,可不可以把表还给我?
 
我赶紧地,把表还给了她。我真的庆幸她的反悔,否则,这以后的两年半,就是她“指导”我的人生,而不是我指导她的科研了。
 
有一首歌送给迷惑的青春,郑智化的《青春启示录》:爱情似乎也变成一场可以计算的游戏,为了生存要试着放弃做梦的权利。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125] 匿名
 
博主好像还不明白现在中国的国情!大部分考出来的孩子都是农村的,他们家庭条件不好,找个好的工作,挣钱,赡养父母是他们的最低愿望!他们当然要毕业后先考虑工作了,如果现在中国和美国、日本一样富足,我估计他们毕业后也不急于找工作,也愿意相夫教子了!
 
博主回复:没叫他们不考虑工作,只是说他们考虑得太早,于事无补,又没安心读书,是双重浪费。
 
[124] 匿名
 
不知道博主是什么专业?我觉得对于基础学科,读书的时候不要想太多就业的问题,基础学科经典的知识体系本身就是值得享受的。但对于应用学科,尤其是新兴的应用学科,不考虑市场需求,就啃书本,恐怕有点2了吧?
 
博主回复:你跑到大学里,然后不学大学里的东西,自己学一套,那何必来大学呢?考虑市场需求是大学设置课程的任务,不是学生的任务。
 
[123] 匿名
 
人家叫规划人生,咱叫算计人生,悲观也应该有个限度。
 
博主回复:其实读大学、读研究生、工作,这些都是规划人生,是积极的。但是你在读大学的时候想着工作,读研的时候去工作,这就叫算计人生了。
 
[122] 匿名
 
其实学生、导师都很无奈。
 
[114]leechg
 
作为在读研二的学生,觉得老师说得很亲切,可也很无奈。有理想,却只能折翼于柴米油盐。
 
[108]frost
 
的确如此,我前段时间打算招的一个学生也是如此问我,说希望学些以后方便找工作的东西,我硬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隔了3天才回复她的e-mail……
 
[106]koochilim
 
现在的社会远没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么纯粹,大家都很有“理想”,甚至急功近利。在这个就业压力这么大的社会,老师也应当理解作为学生的我们之所以刚进大学校门就想着如何出校门。我感觉老师的准则,一言以蔽之应该就是——着眼当下吧。毕竟很多事情都是过程到位了,水到渠成的!这对我们当下的研究生来讲也很有意义~~
 
博主回复:你自己感悟的,不是我写的。
 
[85]sanwenshi
 
工作……让人伤心又无奈的词汇,我就是一名在读大学生,周围人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工作、工作、工作,到底是谁的错,我们是参与者,同时是时代的受害者。
 
[84] 匿名
 
大学的本质,在于理性的传承。只注重就业的,那是职业培训机构。
 
博主回复:这个,大家不听的呀,所以整个社会越来越低级,都比不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了。
 
[83]bpding
 
我的女儿是大三学生,早在高中时就对未来的就业忧虑和迷茫。尽管我劝说她不必这么早就考虑就业的事,但她还是那样想。看来这是我们时代造成的。我自己当年大学毕业时到一个县城中学任教,没有觉得特别委屈。几经周折,国内国外,终于在北京一家大学安定下来。虽不算成功,但也没有什么失败感。可是,现在的大学生却似乎对未来特别迷茫。
 
博主回复:这正是我的意思,在不该迷茫的时候迷茫,不如踏实做当下的事。
 
[82]bridgeneer
 
在一个浮躁得近乎癫狂的社会,很难容下一张清静的书桌。
 
[56] 匿名
 
带大一新生的班主任,最近他们在写“就业指导”的作业,题目是《个人职业规划》。今天开班会有几个同学就问了这个问题, 我也发现很多新生一来就迷茫,而且通过之前两年带本科毕业设计的情况看,多数大一开始就迷茫的学生,如果没有尽快地走出迷茫,很多就会从大一一直迷茫到大四,然后若有所悟——其实适当地有阶段地算计人生也许对他们来说会有所帮助。
 
博主回复:是的。但花3年时间心无旁骛地读书,难道不是一种适当的算计吗?与其像无头苍蝇那样迷茫,不如安心读书,不管这些书读了能不能直接找到好工作。
 
[12]wwxxmm
 
现在的教育就是急功近利,一切面向市场!本科专业下一年的招生计划要看上一年的就业情况。硕士选题首先问导师的是好不好就业。这也不能全怨学生,没办法啊,这是社会强加给他们的。
 
博主回复:我觉得这也看每个人了,其实哪代人也不容易。从我做起,我要守住那张书桌。
 
《科学时报》 (2011-12-01 A3 网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